提高水库养鱼回捕率的六项措施
295
切换pc版
    据调查,在小型水库养鱼生产中由于技术、管理等原因,常会出现养鱼回捕率低的现象,导致经济效益下降。因此,要提高小型水库养鱼回捕率,生产中应采取以下六项措施。

    彻底消除敌害 一些水库放养鱼种前,没有彻底消除敌害鱼类,年长日久,凶猛鱼成群,大量追食其它鱼种。加之蛇、鼠等其它鱼类天敌危害,势必影响水库中鱼的回捕率与产量。因此,放养鱼种前,要利用枯水季节,用药物进行全水库除害。

    完善拦鱼设施 水库拦鱼设施不完善,将导致大量鱼种逃脱,严重影响回捕率和产量。拦鱼网一般要求目大4~5厘米,可拦截16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

    适当降低放养规格 一些新建的水库敌害少,拦鱼设施齐全,可适当降低放养鱼种的规格,但不能小于10厘米。草鱼、青鱼鱼种体长应在16厘米以上,鲢、鳙鱼鱼种一般应在13厘米以上。

    合理搭配放养品种 水质清瘦的水库以投放鳙鱼为主,适当搭配少量白鲢;水质较肥的水库,以放养白鲢为主,配以少量草鱼、青鱼、鳙鱼和鲤鱼。平型或水位变化较大的水库,水草较多,可适当增加草、鲂、鳙鱼的放养比例。淤泥多、底栖生物丰富的水库,可增加鲤、鲴鱼的投放量,一般放养比例为鳙鱼50%~60%,鲢鱼30%~40%,草鱼、鲤鱼、鲂鱼等10%~20%。

    依水质肥瘦确定放养密度 营养型水库(每升水体中浮游植物100万个以上、浮游动物2000个以上),每亩放鲢、鳙鱼品种100~300尾;一般营养型水库(每升水体浮游植物30万~100万个,浮游动物1000~2000个),每亩放50~100尾;贫营养型水库(每升水体中浮游植物不足30万个,浮游动物不足1000个),每亩放养30~50尾。

    选择适当的放养时间和地点 可选择饵料比较丰富的库湾,赶走湾内凶猛鱼与大鱼,用拦网拦截后投放鱼种。开春后便可拆去拦网,能有效地提高鱼种成活率。秋收季节放养鱼种,可使鱼种提前适应大水面生活环境。同时,冬季凶猛鱼活动力减弱,摄食减少,也有利于提高鱼种成活率。地点要选择在上游避风向阳处分点投放。切忌投放在大坝、排水闸附近。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