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持水位及换水
原则上养殖前期及中期不需换水。养殖前期,每日少量添加水3-5cm,直到水位达Zm,保持水位。此期间如果盐度达35%以上,无淡水可加,每日可少量排出池水,加人蓄水池的水,加人蓄水池水之前,应先加人沸石粉,每亩用量为5-10Kg,养殖中后期,根据透明度及藻相变化,透明度过低(低于20cm),或透明度较大(大于80cm),有害的单细胞藻过量敏殖等,均需酌情换水,采取少换缓换的方式,缓慢加到池塘水上层,日换水量控制在5-10cm,并同时加人沸石粉,每亩用量20Kg。
整个养殖期要保持水位在2m以上,严防渗漏,勿大排大灌。如有可用的淡水资源,可适量使用淡水补充蒸发水的损耗。
2.使用增氧机
有限水交换系统必须使用增氧机械。增氧机的功能不单是为了增加水体的溶解氧,而且由于水的搅动,也有利于池内有机碎屑、粪便、藻渣、残饵的集中,增加对虾的停留、索饵空间,综合考虑经济适用,建议在用电方便的地区可使用水车式增氧机及叶轮式增氧机。无电的地区,可使用柴油机带动的长臂水车式增氧机。一般每千瓦负荷1-2亩水面。 增氧机的开机时间可根据溶解氧需要,但在正常情况下,放苗以后的30天内,每天开机两次,在中午及黎明前开机1-2小时;养殖30-ho天后可根据需要延长开机时间。养殖见天后,由于水体自身污染加大,对虾总重量增加,需要全天开机。此外,在阴天、下雨均应增加开机时间和次数,使水中的溶氧量始终可维持在5mg/L以上。
注意:对虾投饲时应停机半小时至一小时,以利对虾摄食。
3.维持稳定单细胞藻数量
在养殖全过程中,培养以单胞藻为主的水色和保持适宜的透明度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这是因为浮游植物在虾池可起到调控生态因子,单胞藻行繁殖旺盛的水体,不但溶氧高而且可以稳定水的物理要素及化学要素,清除氨氮等对对虾有害的物质,减轻环境中应激因素。以细菌藻体为主的菌胶团可提供增强对虾免疫力的营养要素,对保证对虾健康有重要作用。要求水色应以绿藻。硅藻、金黄藻为优势的藻相形成的绿色、绿黄色或褐绿色。透明度控制在30cm左右。应预防透明度急剧变化。防止池水盐度的大幅度波动,控制丝状藻繁殖,低盐度养殖池易培养有益的单胞藻繁殖。低盐度养殖池易培养有益的单胞藻,但也易引发轮虫暴发性繁殖造成,单胞藻大幅度波动,所以需经常检查浮游生物情况。连续阴天,暴雨降水均极易造成藻类下沉,应加强水的搅动(开启增氧机)。藻相不良时,或透明度过大,可及时向养殖池引人其它养殖池藻相较好的藻液,调节施肥营养盐的使用量并适量使用有益细菌,经常少量的补充单胞藻繁殖必需的营养盐,是维持藻相稳定的重要措施。
4.使用水质保护剂
定期定量使用水质保护剂,目的是为改善溶解氧,稳定藻相的波动,减少 pH的波动、降低氨氮、降低有机物及其分解产生的有害物质。
每半月加沸石粉或以沸石粉、氧化钙为主要成分的水质保护剂,沸石粉的使用量,正常情况下,每半月至20天每亩加20-30Kg,或按产品销售使用说明使用。目前市售的水质保护剂类型很多,可以酌情使用。
恰当地使用石灰石粉或白云石粉,可以维持养殖池水总碱度。通常自然海区海水中的碳酸根离子并不缺少,但在盐度较低的池水,养殖后期以及酸性土壤池子的少量交换系统中,单细胞藻大量繁殖的情况下易出现池水总碱度低而影响州的大幅度波动。施用方法是养殖过程中,每半月施用一次,每亩用量10-20Kg,或每 2-3天以用一次(每亩用量 1-ZKgL石灰石粉或白云石粉的粒度应在80目以上,要求池水总碱度应达lfor左右。
5.使用有益细菌制剂
养殖过程中,应按期经常使用光合细菌及其它有益的微生物制剂,培养有益微生物生长优势,可以有效地防止底质恶化,预防病原微生物增加。有益细菌制品使用方法应按生产厂家规定的使用方法使用。
6.适当使用消毒剂及抑制细菌。纤毛虫等病原微生物的药物。
对虾体长达5-6Cm以后,特别是水温较高的七、八月份,为降低水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数量,每7-10天用一次漂白粉0.5-1.Omg/L如用二氧化氯及含氯消毒剂,应按生产单位提供的使用说明使用。可适量使用药饵,建议使用抗菌抗病毒的中草药,如大蒜素等为主要药物成分的药饵。
7.暴雨后的处理措施
暴雨后由于淡、海水分层,易产生养虾池藻类下沉死亡,并因此而产生其它问题,如缺氧、氨氮增高、总碱度下降等,因此暴雨前后均应采取措施,暴雨前要做好表层排淡水准备,并及时使用沸石粉及石灰石粉,雨停后,及时开动增氧机,并适量施肥。如雨量一般,可在降雨时开增氧机,预防水分层及盐度剧烈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