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苕烂窑的预防
875
标签 :实用技术;贮藏技术 切换pc版

       红苕收获后,大部分要入窖贮藏,再分期销售。然而因贮藏不当造成烂窖的也时有发生,为避免烂窖的发生,现将烂窖的预防措施简介如下:

  1、贮藏前(入窖前10—15天)的管理:红苕收获后体内水分含量较高,加之在田间病菌的侵入,容易发生各种病害,造成贮藏期烂窖,因此做好贮藏前的防病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红苕收获后10—15天,挑选无病、虫、伤的苕块,用4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处理,以苕块全部被浸为准,淋去多余水,待苕皮晾干后入窖。

  2、贮藏初期(入窖至入窖后30天)的管理:因为红苕呼吸强度大,若窖内温度高、湿度大,极易发芽、糠心。所以,此时应以通风、降温、散湿为主,降温控制在15℃以下,以12~13℃为宜。由于温度高、湿度大,常发生“发汗”现象,使苕堆表面苕块造成湿害。在苕堆表面覆盖一层干草可防止湿害。窖内湿度应保持在85%左右。

  3、贮藏中期(入窑后30天至立春前后)的管理:这个阶段气温低,易受冷害。要以保温、防害、防湿为中心,将窖温控制在12—14℃,不低于10℃,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95%。苕堆盖草、围草的保温效果较好。

  4、贮藏后期(立春至出窖前)的管理:此时气温逐渐回升,但常有寒流,红苕呼吸作用微弱,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较弱。管理时要以稳定窖温、加强通风换气为主。注意天气变化,保持窖温12℃,相对湿度不低于80%。烂窖如果发生在堆内,不易贮藏,此时不可倒窖,应及早处理全窖;烂在堆表面,可及早将腐烂苕取出。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