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育雏到育成阶段,饲养管理上有一系列变化,这些荽化要逐步进行,避免突然改变。
(1)脱温: 3周龄的雏鸡体温调节机能已相当发达,气候暖和的季节,育雏室可由取暖过渡到不取暖叫脱温。急剧的温度变化对雏鸡是一种打击,要求降温缓慢,故需4~6天能过程。脱温要求稳妥,使雏鸡慢慢习惯于室温后才能完全脱温。最初,暖和的中午停止绐温,而夜间仍给温,以后逐渐改变为夜间也停止给温。脱温还应考虑季节性,早春育雏,往往已到脱温周龄,但室外气温还比较低,而且昼夜温差也较大,就应延长给温时间,一般情况下,昼夜温度如果达到18℃以上,就可脱温。脱温后遇到降温天气,仍应给温,待天气转好后,再次脱温,并要观察夜间鸡群状态,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2)换料: 各阶段鸡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需要不同,以及各地养鸡受饲料条件的限制,为了节省饲料和促进生长,需要多次换料。换料越及时,经济效益越高。但更换饲料对雏鸡来说是环境的变化,易造成生长紊乱,轻者食欲降低,严重者引起雏鸡发育受阻,因此,换料要有一个逐步过渡阶段,不可突然全换,使雏鸡对新的刺激有一个适应过程。一般可采用5天换料法。
不管采取哪种换料方法,均应本着逐渐更换的原则,另外,两种饲料要拌均匀,使雏鸡感受不到饲料的改变。
(3)转群有条件的鸡场,可转入专门的育成鸡舍,也可在育雏舍内分散密度,改变环境,渡过育成期。一些小型鸡场,将雏鸡由网上笼养改为育成阶段的地面散养,为的是加强育成鸡的运动,这就有一个下笼过程,开始接触地面,雏鸡不太习惯,有害怕表现,容易引起密集拥挤,应防止扎堆压死,并应供应采食和饮水的良好条件,下笼后,应仔细观察鸡群,同时在饲料中加入抗球虫药,严防球虫病的发生。
改为地面散养后,鸡舍内应设栖架,栖架可用木棍或竹竿制作。从育成阶段就应训练雏鸡夜间上架休息,以减轻地面潮湿对鸡的不良影响,有利于骨骼的发育,避免龙骨弯曲。
大中型鸡场,转群是一项很大的工作,搞不好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可改在夜间进行,因黑暗条件下,鸡较安静,不致引起惊群,抓鸡省时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