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肝片形吸虫病的诊治
401
切换pc版
    甘南藏系绵羊是我国藏羊的一部分,是甘南地区畜种资源之一。常年放牧、逐水草而居,容易感染肝片形吸虫病。该病对仔畜和绵羊危害极其严重,可引起大批死亡。曾给甘南州养羊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采用中西兽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藏系绵羊肝片形吸虫病1641例,治愈1461例,治愈率89%。

    1 发病情况

    1998年3月~2003年11月,临潭县石门乡、卓尼县洮北乡等乡村农牧户饲养的绵羊先后发病。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废绝、腹泻、消瘦等症状。

    2 临床症状

    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呈稽留热,体温38.5~41℃不等,反刍停止,有的磨牙,胃肠蠕动微弱,结膜苍白,消瘦,贫血,呼吸急促,呼吸80~93次/min,心跳加快,71~101次/min,腹泻,颌下水肿,呈鸡蛋大小,甚至拳头大小,粪便带有黏液,恶臭,尿液深黄色,有的行动摇摆,卧地不起,有的未出现症状即死亡。

    3 病理剖检变化

    可见肝脏肿大,有出血,肝包膜有纤维素少量沉积,腹腔内有淡红色液体,并呈现腹膜炎变化,胆管扩张,有的增厚,有的胆管甚至堵塞,严重者胆管如细绳样凸出于肝脏表面,胸腹下有不同程度的组织水肿,并有少量淡黄色液体,胆管内有幼虫虫体。

    4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等诊断为绵羊肝片形吸虫病。

    5 治疗

    5.1 硝氯酚4~6mg/kg?体重,1次灌服,隔日再服1次。丙硫苯咪唑5mg/kg?体重,1次灌服。贝尼尔10~15mg/kg?体重,1次灌服。

    5.2 对症治疗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ral、20%安哪咖注射液10ml、10%Vc注射液10ml、10%碳酸氢钠注射液20ml,混合1次缓慢静脉滴注。1次/d,连用3do继发感染者,肌肉注射抗菌素。

    5.3 体质差的病羊同时采用中药调理:方一:附子理中汤加减:制附子25g、党参15g、干姜15g、白术15g、泽泻10g、炙甘草15g。共研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1剂/d。连用3剂。方二:补币益气汤加减:黄芪25g、党参15g、白术15g、当归15g、什麻15g、柴胡5g、炙甘草10g、陈皮15g、山楂25g、麦芽30g、神曲15g,共研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1剂/d,连用2剂。(方一用于危重羊,方二适于病情较轻羊)

    5.4 对病羊治疗的同时,全群羊采用硝氯酚4mg/kg进行预防。也可用丙硫苯咪唑4mg/kg进行预防。圈舍、围栏内粪便发酵处理,消灭中间宿主。

    6 小结

    6.1 肝片形吸虫病在甘南地区目前还时有发生,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一定的区域性。对羔羊,外地引进羊、绵羊和牦牛危害较为严重,应注意预防,发病后应及时治疗。

    6.2 青海萝卜螺和狭萝卜螺是绵羊肝片形吸虫病的传播媒介,活动季节在4~9月、5~6月和7~8月最多。从中间宿主青海萝卜螺和狭萝卜螺体内逸出的附着于水草植物上的囊蚴被羊采食而发生感染。因此,低洼沼泽地区放牧羊群应定期进行消灭中间宿主。

    6.3 根据治疗经验,认为硝氯酚和丙硫苯咪唑疗效都好,但硝氯酚效果更好,但应注意用量,谨防中毒。贝尼尔效果逊于前二者。体质虚弱和后期危重羊,结合对症治疗和中药调理,温中止痛,补脾益气,能起到理想的效果。

    6.4 中间宿主的消灭是关键,药物的选用、方法、临床应用试验还需进一步扩大和总结,治疗方法还需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