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须慎防黄曲霉素中毒
272
切换pc版
    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人畜共患疾病之一。此病以肝脏受损,全身性充血,腹水,消化机能障碍和神经症状为特征。根据国内外普查,以花生、玉米、黄豆等原料最易感染黄曲霉,含黄曲霉毒素最多。家禽对其最为敏感,尤其是幼禽。雏鸡一旦黄曲霉毒素中毒,将会造成严重损失。2003年11月,山东东营某鸡场发生一起黄曲霉毒素中毒。现报告如下,供同行参阅。

    1 发病情况

    某场饲养自孵蛋鸡苗5700只,按常规进行正常饲养防疫,一周内鸡群没有异常,鸡群的精神和采食量正常。第8d下午出现大批食欲减退,步态不稳,共给失调,颈肌痉挛,以呈现角弓反张症状而死亡的鸡只。原以为天燃气中毒,改造烟道后,仍然大批死亡,到第12d更换饲料,采食量上升,精神稍有好转,前后整个过程历时12d,死亡4650只,死亡率达81.6%。

    2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表现嗜睡,食欲减退。后表现为体重减轻,羽翼下垂、脱毛、腹泻、颈肌痉挛和角弓反张,死亡大幅度增加,最高日达635只,病鸡多因食欲废绝衰竭而死。病程较长。

    3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鸡,发现肝脏有特征性损害。肝脏肿大,色苍白,呈现出血斑点或弥漫型出血;个别鸡出现肝细胞增生、纤维化和硬变;有白色针尖或结节状病灶;胆囊扩张,肾脏肿大和稍苍白。

    4 实验室诊断

    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尤其是更换饲料后,采食量大幅度上升,排除传染病与营养代谢病的可能性,即作出初步诊断。取可疑饲料到山东饲料检测中心化验,结果表明,饲料中含黄曲霉毒素75μg/kg,含量严重超标,确定为黄曲霉毒素中毒。

    5 控制措施

    5.1 一旦确定黄曲霉毒素中毒,立即更换饲料,控制好饲料原料质量的检测,从源头上杜绝此类事故发生。

    5.2 对鸡群用VC拌料饮水以利解毒,同时用双倍量电解多维、葡萄糖饮水来增加营养恢复体质。

    6 体会

    6.1 2003年秋天以来,北方地区雨量充沛,这对饲料原料的晾晒和存放(尤其玉米)带来一定的困难,使其普遍含水量较高,若存储不当,易引起黄曲霉菌株的生长。

    6.2 该场用某饲料厂的成品全价料,同一批次共生产4吨,而另外8个饲养场点没有发生中毒现象,我们认为,别的场点用的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5d),雏鸡体内黄曲霉毒素蓄积没有达到中毒的程度。

    6.3 从本病的发生过程看,雏鸡对黄曲霉毒素极其敏感,而成鸡很少发病,应该说成鸡多呈散发性或慢性,一般不被人所重视有关。

    6.4 雏鸡每kg饲料中允许黄曲霉毒素含量不能超过10μg,因此饲料原料的验收、存放、加工等各个环节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不能麻痹大意,以免造成更大损失。

    6.5 目前尚无治疗本病的特效药物。主要在于预防,预防中毒的根本措施是不喂发霉饲料,对可疑饲料作黄曲霉毒素测定后再用,淘汰超标饲料。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