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曲霉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728
切换pc版
    肉鸡临床发病经常呈现混合感染,如传染性囊病继发新城疫、肉鸡腹水症并发大肠杆菌病等,但曲霉菌与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鲜有报道。2004年8月,山东陵县某鸡场饲养的3000羽肉鸡,从22~38日龄,陆续发病,发病率达到30%,死亡率达到10%,病程约为5天。发病后用青霉素、链霉素拌料、恩诺沙星饮水均无明显效果,经临床与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肉鸡曲霉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1.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离群呆立或挤堆,羽毛松乱,污肛,排黄白色稀粪,采食量下降;伴有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伸颈张口,细听可闻气管哕音;个别患病鸡出现单侧性眼炎,并有浆性分泌物。

    2.剖检病变

    肺脏有粟粒大至绿豆大的黄白色或灰白色结节,呈单侧性或双侧性分布,结节硬度似橡皮样或软骨样,切开有层次结构,气管、气囊也有类似病灶;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个别鸡气囊浑浊、气囊壁增厚,内有大小不等的干酪样凝块。

    3.实验室诊断

    (1)菌体检查

    以无菌操作采取病死鸡的肝、心血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数量不等、阴性、两端钝圆、浓染、单个或成队排列的粗短杆菌。取肺部黄色结节放于平皿内,用剪刀尽量剪碎。将剪碎的少量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10%~20%氢氧化钾1~2滴,加盖玻片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温,然后轻压盖玻片,使之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短的分支状有隔菌丝,直径4~6微米。

    (2)病原分离培养

    无菌操作取病死鸡心血和肝脏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经37℃24小时培养观察,在普通琼脂上长出圆形、乳白色、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直径1~3毫米的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长出圆形、粉红色、光滑且湿润的菌落,直径约2毫米。菌落涂片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的短小杆菌。

    无菌操作将剪碎的肺部黄色结节以点种法分别接种在2~4个沙保罗葡萄糖琼脂平板和察氏琼脂平板上,分别在24℃和37℃两种环境中培养,每日观察一次,随着时间增加,菌体由初期的灰白色丝状结构变为暗绿色、土黄色。

    (3)致病性试验

    将分离的24小时大肠杆菌培养物经腹腔接种5日龄肉鸡6只,每只0.2毫升;对照组4只每只接种0.2毫升无菌生理盐水。结果发现试验组肉鸡第3天后陆续死亡,剖检发现接种鸡内脏病变与临诊病鸡相似,从试验鸡的肝脏和心血分离到的细菌形态、染色和培养特性与病料中的一致,而对照组中的鸡3天内未见异常。

    根据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肉鸡曲霉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编注:大肠杆菌的鉴定最好进行生化试验)。

    4.防治措施

    (1)适当调整鸡群饲养密度,注意鸡舍空气流通,减少空气中细菌污染,不用发霉的饲料,鸡舍和用具经常清洗消毒;垫料要经常翻晒,长霉时可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雨季特别要注意防止垫料和饲料发霉。此外,雏鸡开食时可用抗菌药物混饲或加入饮水中,连续饲饮1~2周,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用制霉菌素每100只肉鸡用70万单位,混料内服,连用3天;同时在10千克饮水中加硫酸铜5克,连饮4天。及时更换发霉垫料,以减少死亡。对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发现对卡那霉素敏感,治疗按照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4天。同时在饮水中添加两倍量的电解多维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加强鸡舍消毒。经两个疗程后基本痊愈。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