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转血矛线虫是圆线虫属毛圆科线虫,呈毛发状,因吸血而呈现淡红色;颈乳突显著,呈锥形,伸向后侧方,头端尖细,口囊小,内有一背矛状小齿;雄虫长15~19mm、雌虫长27~30mm。因白色的生殖器官环绕在红色含血的肠道周围,形成了红白线条相间的外观,故称捻转血矛线虫,亦称捻转胃虫。
捻转血矛线虫寄生于反刍动物的真胃中,偶见于小肠。虫卵随粪便排到外界,在适宜的条件下大约经1周发育为第3期感染性幼虫。感染性幼虫带有鞘膜,在干燥环境中可借休眠状态生存1年半。感染性幼虫被终末宿主摄食后,在瘤胃内脱鞘,之后到达真胃,钻入黏膜,经18~21天发育成熟。成虫游离在胃腔内,成虫的寿命不超过1年。
该病的特征是贫血和衰弱,据有关资料,2000条虫体寄生在真胃黏膜时,每天吸血达30mL。
2004年4月赤峰市林西县某养殖户饲养的80只羊注射五号病疫苗后,有水素子出现,并相继出现拒食死亡现象,从4月20日至5月10日相继发病死亡22只。乡兽医用消炎健胃促反刍药治疗,效果不明显,怀疑由注射疫苗引起,故拉来病羊1只,当场解剖、化验和诊断处理,现将疗治结果报告如下:
1 症状
该户存栏羊80只,从2002年以来未实施任何驱虫措施,羊只普遍瘦弱,偶有死亡。此次拉来的病羊为山羊,营养不良,被毛粗乱,倒卧不能站立,眼结膜苍白,高度贫血,下颌间和下腹部有水肿,呼吸频快,心跳82次份钟,体温37℃,强行扶起不能站立。
2 剖检
2.1 将病羊实施静脉放血、致死、剖检。血液呈淡红色,稀薄如水,皮下脂肪呈胶胨样,颈下有水样胶胨样物质,各脏器色淡,其他未见异常。
2.2 瘤胃内有草和玉米,胃壁发现少量淡红色虫体,有的呈红白相间麻花样,网胃和瓣胃内有较多虫体,真胃内食糜很少,但有层层交织成团的虫体团。
2.3 将瘤胃、网胃、瓣胃、真胃和小肠虫体用水清洗后,查得有虫体3560多条。
2.4 实验室显微镜检血清,未检出细菌,用粪便浮集法检查出了虫卵。
3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解剖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捻转血矛线虫病。由于寄生虫大量寄生,引起羊的高度贫血、消瘦而导致死亡。由于注射疫苗产生应激反应,促进了病羊死亡加速。
4 治疗
4.1 用伊维菌素按1mL/100kg体重剂量对羊群普遍驱虫,间隔7天重复驱虫1次。
4.2 对已不能吃草、不能站立的重病羊给予补液强心治疗,同时增加营养,加强护理。
4.3 补饲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尤其是铁)的精料。15日后,病羊全部康复。
5 预防措施
5.1 预防性驱虫。根据当地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对全群羊进行驱虫。计划性驱虫一般在春秋两季各进行1次,冬季用高效驱虫药驱杀黏膜内休眠的幼虫,以消除春季排卵高潮;在春季转换牧场时进行1次驱虫。
5.2 药物预防。在寄生虫严重流行地区,放牧期间可将硫化二苯胺混于精料或食盐内任其自行舐服,每只羊每天约服0.5~1.0g,持续服2~3个月,可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
5.3 加强饲养管理。放牧羊尽可能避开潮湿地带,尽量避开幼虫活跃的时间,以减少感染机会;建立清洁的饮水点,注意饮水的清洁卫生。合理补充精料和矿物质,提高畜体自身的抵抗力。
5.4 全面规划牧场。有计划地进行分区轮牧,适时转移牧场。为了提高草地的利用率,可与不同种牲畜进行轮牧。
5.5 改善牧场管理,控制载畜量。圈养时加强粪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