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产蛋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治疗
646
切换pc版
    2006年3月下旬,塔城市某鸡场饲养的2116只笼养伊沙褐蛋鸡,在57周龄暴发了一种以腹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前后病程共7天,发病率达88.7%,病死率54.4%。笔者深入鸡场对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验,确诊该病为大肠杆菌病。

    1 发病情况

    据调查,这批鸡曾在3月4日有少数鸡拉白色稀粪,用禽菌灵散(中药)以0.6%的比例拌料饲喂进行治疗,止住腹泻。3月16日晚,由于气候突变,刮起6~7级大风,把几扇窗户吹开,造成鸡舍内温度由原来的17℃降至5℃,鸡群从3月17日开始发病,死亡49只,到第3天达到死亡高峰,连续7天共死亡1035只。

    2 临床症状

    病鸡表现为精神委顿,采食和饮水减少或废绝,两翅下垂,缩颈,拉白色稀粪,肛门周围被污染;产蛋率直线下降,7天之内由正常的84.6%下降到12.8%,而且产畸形蛋。病鸡最后头、颈、腿抽搐而死。

    3 病理变化

    挑取濒死鸡16只进行剖检,均表现肝脏肿大,呈暗红色,质脆呈软泥状;脾脏肿大;小肠肿胀臌气,且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肠粘膜上有粉红粘液;肝脏表面或心包膜上有不同程度的纤维样伪膜;卵泡变性,卵膜充血,局部或整个卵泡呈褐色或黑褐色。多数鸡卵泡破裂,腹腔内充满卵黄液。其它脏器无明显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

    4 实验室诊断

    4.1 触片检查 取病死鸡的肝、脾及卵泡触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有大量的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粗短杆菌。

    4.2 病原分离 取肝、脾、心、卵泡病料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和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恒温37℃经24小时培养后,在普通琼脂平板上有呈均匀、灰白色半透明、圆形凸起的单个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呈均匀红色单个的菌落。选取单个菌落接种到三糖铁琼脂试管中,接种时,先涂布斜面,后穿刺底层,结果为:斜面上培养基变黄,底层培养基变黄含有气泡,不产生H2S。

    4.3 生化试验 挑取纯培养的菌落做生化试验,该细菌能发酵葡萄糖、乳糖、甘露醇,能够产酸产气,靛基质反应+,H2S-,甲基红+,可利用枸椽酸盐,硝酸还原试验+,V-P试验。

    4.4 药敏试验 用常规纸片法测定分离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对精品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高敏,抑菌圈均在20mm左右;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低敏,抑菌圈分别为10mm和13mm。

    由以上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鸡场发生的是大肠杆菌病。

    5 防治措施

    5.1 预防 保证室内正常的温度和湿度,用0.3%过氧乙酸喷洒鸡舍内外,每天消毒1次。

    5.2 治疗 先用精品阿米卡星按常规剂量饮水,同时用"草药王"拌料,连用3天。后用庆大霉素(规格:5ml/20万IU)注射,每只鸡1~1.5万IU,同时用"瘟痢黑金刚"拌料,连用4天。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疾病得到控制,死亡数逐渐减少,并且逐渐恢复产蛋,但未能达到原来的高峰水平。

    6 小结与讨论

    6.1 本次疾病的流行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鸡舍通风不良,粪便没有及时清理,致病性大肠杆菌存在于鸡群之中,当鸡舍内气温骤然下降到5℃时,引起鸡的抵抗力下降,导致发病。今后应加强饲养管理,确保鸡群有适宜的生长环境。

    6.2 由于大肠杆菌易形成抗药性,应通过药敏试验选择几种最敏感的药物,并且交替使用,确保治疗效果。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