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团场羊群于2005年4月3日发生羔羊以回旋、前冲或后退等运动障碍为特征的病例,经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脑多头蚴。
一、发病情况
该群共有羊66只,第2天开始死亡,18天后共发病26只,死亡26只。其中羔羊25只,成年羊1只,羔羊发病率为62.5%,成年羊为3.8%。致死率均为100%,发病羔羊在40-120日龄之间。
二、临床症状
该病特征为发病急,发病率、致死率高,病程一般为4-8天,前期病程短,后期病程稍长,幼龄羔羊发病多在前期,病程较短。病羊体温升高至40.1-41.6℃。对全群未有临床症状的羔羊测温,部分羊有体温表现,病羊精神沉郁,朝一侧转圈,有的头向后仰,使头颈部相接,严重者卧地不起,抽搐而死亡。个别羊有视觉障碍。
三、剖解变化
发病前期死亡的羔羊脑和脑膜散布多处灰白色炎性病灶2-8个不等,病程稍长的则见到4-10个半透明囊泡,嵌入深部脑组织中,粟米至黄豆大。个别羊肾脏有灰白色坏死点,其它部位病变不明显。
四、流行病学调查
1.对羊群的牧羊犬用“槟榔碱检测法”检查,从粪便中发现绦虫节片,长大于宽,经实验室对比检查,确定为带科多头绦虫。
2.全团1420个养殖户养犬135条,每年发放吡喹酮驱虫2-4次,许多犬未服药,驱虫漏洞较大。
3.该团绵羊多头蚴始发于1961年,发病最高为1971年,1600只周岁羊发病25只,发病率为2.18%,采用综合防制措施后,感染率有大幅度降低。
五、实验室诊断
取脑、心、肺、脾、淋巴结、肠内容物送农2师兽医站实验室检查,末发现致病菌,在囊泡中发现许多原头蚴,确诊为羊脑多头蚴病。
六、预防措施
1.近年宠物犬、观赏犬饲养数量增加,人与犬的接触较多,人感染包虫病的机率也越来越大,加强对犬的管理是防治本病的关键措施之一。要对所有的犬进行登记、建立档案,发放养犬许可证,佩带养犬标识牌。
2.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犬粪,堆集发酵。准养犬每隔一个半月进行1次强制性驱虫。
3.加大包虫病预防知识宣传力度,严禁动物脏器、头等未经高温处理喂犬,从源头上切断本病的传播途径。
七、小结与讨论
1.在前期死亡羔羊中,脑及脑膜囊泡极少或不成型,病理变化以脑炎和脑膜炎为主,这与急性期虫体在脑膜与脑组织中移行引起的炎性损伤有关。
2.当羊群饲喂方式、饲草种类、气候及环境发生变化,导致机体防御机能发生紊乱,也是造成本病暴发的原因之一。
3.羔羊尚未完成生理分化的躯体环境,免疫能量小,适于多头蚴的生存和发育。
4.绵羊多头蚴病具有年龄抵抗力,而一例成年羊发病死亡,可能与营养缺乏、失去抵抗力等差异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