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一年中育雏最好的季节,雏鸡生长发育快,但由于春季温度低、气候多变,雏鸡易患病死亡。为使雏鸡长得快、成活率高,饲养管理一定要把好关。
1 饲养
1.1 饮水
出壳24~36小时开始第1次饮水,一般先用0.01%的高锰酸钾溶液让雏鸡自由饮用,以清洗肠胃。1周内,可将5%的葡萄糖和0.1%Vc混合液作为雏鸡的饮用水,以利于雏鸡对蛋黄的吸收。育雏期要保证饮水器中经常有清洁饮水。1~10日龄的雏鸡,供给温开水与室温一致。同时,要防止雏鸡进饮水器中羽毛被水沾湿。20日龄后,供给温水。
1.2开食
饮水后1~2小时便可开食。开食料要柔软、适口性好、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可将小米或玉米粉碎加适量的鸡蛋黄蒸熟晾凉后搓碎撒在塑料布或白色纸上,让雏鸡学习啄食。开食时每2~3小时诱食1次,以后逐渐增加间隔时间。出壳15天以内的雏鸡,每天喂料5~6次,白天4次,晚上1~2次;15日龄后,逐渐过渡到4次。每次喂料不宜太多,做到少给、勤添。同时要不断地供给清洁的饮水,水中可适量加些维生素、抗生素等。在饲喂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雏鸡的饮食变化,饮水过多或过少都是疾病的先兆。
2 管理
2.1注意保温
雏鸡由于出壳时体小、绒毛稀短,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抗寒能力差,容易感冒和拉稀,影响其生长发育或造成死亡,所以,一定要做好保温工作。最初几天,育雏室温度要高一些,一般维持在32~23℃;随着雏鸡的生长发育,温度可逐渐降低,通常每周下降2~3℃,到4周龄后,需维持23℃左右即可。温度的适宜与否,应根据雏山鸡神态来判断。当温度过低时,雏山鸡聚集扎堆,不愿采食,不断鸣叫;当温度过高时,雏山鸡远离热源,张口呼吸,饮水增加;当温度适宜时,雏山鸡分散自由均匀,活泼好动,安静休息。在保温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育雏室通风换气,防止氨气中毒。
2.2湿度适当
雏鸡喜欢干燥,怕潮湿。一般1~7日龄的雏鸡,要求相对湿度在60%~70%。1周后,随呼吸量和排粪量的增加,湿度应尽量小些,相对湿度可保持在50%~60%。如果室内湿度太大,可勤换干垫草;如湿度过低,可在火炉上放置水壶烧开水,以产生蒸汽增湿,也可用0.1%的高锰酸钾水喷洒地面。
2.3光照合理
合理的光照,可加强雏鸡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增强食欲、帮助消化,有助于钙、磷代谢,促进雏鸡骨骼的发育,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一般雏山鸡在1~2日龄可采取24小时光照,以使雏鸡尽快适应新环境,但灯光不宜太亮,只要让雏鸡能看见吃食即可。3~7日龄的雏山鸡每天可以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令其适应无光照环境,避免因突然停电造成惊群。8~15日龄光照时间减少到20小时。15日龄后,喂饲时给光照,休息时遮暗些,以防啄癖发生,直至过渡到自然光照。
2.4密度适宜
鸡群的密度过大,育雏室内空气浑浊,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气味浓,卫生条件差,易感染疾病;雏鸡吃食拥挤,抢水抢食,饥饱不匀,影响生长发育。鸡群密度过小,房舍及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育雏成本提高,影响饲养效益。雏鸡适宜的饲养密度:1~10日龄50~60只/平方米;11~20日龄40~50只/平方米;21~30日龄20~30只/平方米。以后随日龄增长,应逐渐疏散,以防发生啄癖。
2.5及时断喙
雏山鸡生性活泼,为减少雏鸡群啄肛、啄羽的现象,并节省饲料,在14~20日龄、45~60,B龄各剪喙1次。切除喙端至鼻孔的1/3部位,上喙比下喙多切一点。断喙前1~3天,为减少应激可在饮水中加Vc。断喙时,不能同步预防接种,否则成活率低。种用雄山鸡可不断喙,以便交尾,在停止种用后再断喙。
2.6良好环境
垫草可选用干燥、柔软、吸水性强的新鲜木屑、短草或在育雏笼底铺干净的包装粗布、麻袋片;不宜用胶布或纸张,以防打滑造成姿势不正、叉腿残疾。垫料应以热源为中心,向四周铺成斜面,与地面构成15~20°角,可减少雏山鸡因扎堆发生压死现象。育雏室要保持空气新鲜,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室内空气流通不好、氨气浓度过大,会直接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并可诱发慢性呼吸道、眼部等疾病的发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时清粪、清扫地面,维持适宜的温度,定期带鸡消毒,及时疏散密度。搞好室内环境是提高雏雉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2.7做好防疫
雏鸡常见的疫病要早防,开食前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3日龄时,连喂2天痢特灵水(2片加水1kg),或饲料中添加0.3%~0.5%的磺胺药物,预防白痢病。7~10日龄用生理盐水(或凉开水)10~20倍稀释鸡新城疫Ⅱ系疫苗给雏鸡滴鼻,每只1~2滴,预防鸡新城疫。20日龄后,每200只鸡用40万单位青霉素拌料 1次喂完,连喂3天,预防球虫病和鸡白痢。45日龄后,每只鸡再注射1次100倍稀释的鸡新城疫Ⅰ系疫苗0.4mL。此外,鸡舍要清洁卫生,用具要天天清洗,定期消毒。鸡舍出入口要设石灰池或消毒池,不让外人随便进入鸡舍。同时,还要注意做好防鼠、防虫、防蝇、防火、防盗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