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盛乳期的饲养管理
534
切换pc版
   此期系指母牛分娩15天以后,到泌乳高峰期结束。一般指产后16天~100天的时间。

  母牛产后随着体质的康复,产奶量逐日增加,为了发挥其最大的泌乳潜力,一般可在产后15天左右开始,采用“预付”的饲养方法。饲料“预付”是指根据产奶量按饲养标准给予饲料外,再另外多给1千克~2千克精料,以满足其产奶量继续提高的需要。在升乳期加喂“预付”饲料以后,母牛产奶量也随之增加。如果在10天之内产奶量增加了,还必须继续“预付”,直到产奶量不再增加,才停止“预付”。目前,在过去“预付”饲养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研究进展,即发展成为“引导饲养法”。实行“引导饲养法”应从围产前期即分娩前2周开始,直到产犊后泌乳达到最高峰时,喂给高能量的日粮,以达到减少酮血症的发病率,有助于维持体重和提高产奶量。原则是在符合科学的饲养条件下,尽可能多喂精料,少喂粗料。即自产犊前2周开始,一天约喂给1.8千克精料,以后每天增加0.45千克,直到母牛每100千克体重吃到1.0千克~1.5千克精料为止。母牛产犊后仍继续按每天0.45千克增加精料,直到泌乳达到高峰。待泌乳高峰期过去,便按产奶量、乳脂率、体重等调整精料喂量。在整个“引导饲养期”,必须保证提供优质饲草,任其自由采食,并给予充足的饮水,以减少母牛消化系统疾病。采用“引导饲养法”,可使多数母牛出现新的产乳高峰,且增产的趋势可持续于整个泌乳期,因而能提高全泌乳期的产奶量。但对患隐性乳房炎者不适用或经治疗后慎用。

  为使泌乳盛期母牛能充分泌乳,除了必须满足其对高能量的需要外,蛋白质的提供也是极为重要的,如蛋白质不足,则影响整个日粮的平衡和粗饲料的利用率,还将严重影响产奶量。但也不是日粮蛋白质含量越高越好,在大豆产区的个别奶牛场,其混合精料中豆饼比例高达50%~60%,结果造成牛群暴发酮病。既浪费了蛋白质,又影响牛体健康。实践证明,蛋白质按饲养标准给量即可,不可任意提高。研究表明,高产牛以高能量、适蛋白(满足需要)的日粮饲养效果最佳。尤其注意喂给过瘤胃蛋白对增产特别有效。据研究,日粮过瘤胃蛋白含量需占日粮总蛋白质的48%。目前已知如下饲料过瘤胃蛋白含量较高:血粉、羽毛粉、鱼粉、玉米、面筋粉以及啤酒糟、白酒糟等,这些饲料宜适当多喂,添加蛋氨酸对增产效果明显。

  泌乳盛期对钙磷等矿物质的需要必须满足,日粮中钙的含量应提高到占总干物质的0.6%~0.8%,钙与磷的比例以1.5~2∶1为宜。

  日粮中要提供最好质量的粗饲料,其喂量以干物质计,至少为母牛体重的1%,以便维持瘤胃的正常消化功能。冬季还可加喂多汁饲料,如胡萝卜、甜菜等,每日可喂15千克。每天每头服用维生素A50000IU、维生素D36000IU、维生素E1000IU或β-胡萝卜素300毫克,有助于高产牛分娩后卵巢机能的恢复,明显提高母牛受胎率,缩短胎次间隔。

  在饲喂上,要注意精料和粗料的交替饲喂,以保持高产牛有旺盛的食欲,能吃下饲料定额。在高精料饲养下,要适当增加精料饲喂次数,即以少量多次的方法,可改善瘤胃微生物区系的活动环境,减少消化障碍、酮血症、产后瘫痪等的发病率。从牛的生理上考虑,饲喂谷实类不应粉碎过细,因当牛食入过细粉末状的谷实后,在瘤胃内过快被微生物分解产酸,使瘤胃内pH降到6以下,这时即会抑制纤维分解菌的消化活动。所以谷实应加工成碎粒或压扁成片状为宜。

  据有关规定,泌乳盛期日粮干物质占体重3.5%,每千克干物质含NND2.4、CP16%~18%、Ca0.7%、P0.45%,粗纤维不少于15%,精粗比60∶40。

  泌乳盛期对乳房的护理和加强挤奶工作尤显重要。如挤奶、护理不当,此时容易发生乳房炎。要适当增加挤奶次数,加强乳房热敷按摩,每次挤奶要尽量不留残余乳,挤奶操作完应对乳头进行消毒,可用3%次氯酸钠浸一浸乳头,以减少乳房受感染。对日产40千克以上高产奶牛,如手工挤奶,可采用双人挤奶法,有利于提高产奶量。牛床应铺以清洁柔软的垫草,以利奶牛的休息和保护乳房。

  要加强对饮水的管理,为促进母牛多饮水,冬季饮水温度不宜低于16℃;夏季饮清凉水或冰水,以利防暑降温,保持食欲,稳定奶量。

  要加强对饲养效果的观察,主要从体况、产奶量及繁殖性能等3个主要方面进行检查。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日粮。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