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又称组织滴虫病或黑头病,其主要特征是肓肠发炎和肝脏表面钮扣状溃疡灶。2005年7月我区渔沟镇养鸡户王某饲养的400余只草鸡,发生了该病。现 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
该户的鸡舍简陋,草鸡地面育雏,垫草一直未更换,水食槽安放不合理,地面湿度大,在仔鸡30日龄时发生病情。病鸡主要呈现精神萎靡,羽毛蓬乱,食欲减退,下痢,排带有泡沫淡黄色或淡绿色的恶臭粪便,有的大便带血或全部带血,患鸡的冠及肉髯呈蓝紫色,死亡数逐渐增多,每天均有10余只雏鸡死亡。乡镇兽医以“鸡球虫病”治疗,采用肌肉注射青霉素和口服氯苯胍,治疗2d病情无好转,隧来区兽医站求医,经诊断,确定为雏鸡肓肠肝炎,经一周治疗,死亡逐渐停止,鸡群基本恢复健康。本次疫病期间,共表现临诊症状的雏鸡206只,死亡112只。
2 剖检变化
取10只病死鸡和濒死鸡剖检,主要呈现肓肠肿大,肠内充实,坚硬似香肠状,剪开肓肠,其内容物成为一条干酪样的蕊子,横断面呈同心层状,中心是黑色的血凝块,外面是灰白色灰黄色的已变干的渗出物和坏死的肠壁组织,剥离时肠壁只剩下菲薄的浆膜层,有的甚至穿孔引起广泛的腹膜炎,两侧肓肠病变轻重不一;肝脏肿大,表面有许多近似圆形或不规则的溃疡灶,多约豆粒大或指头大,呈淡绿色或灰绿色,中间稍凹陷,边缘稍隆起。
3 实验室检查
刮取病变肠粘膜上皮涂片,在低倍镜下仅发现个别球虫卵;刮取病变肠蕊和肠壁之间少量新鲜内容物,加温生理盐水做成压滴标本,镜检,发现大量急速旋转的虫体。
4 诊断与防治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雏鸡肓肠肝炎病。
4.1 隔离和治疗。对有临诊症状的病雏鸡,立即隔离饲养,并用维生素C 0.02%、甲硝唑(灭滴灵)0.03%、复合维生素B0.015%、维生素K3片0.04%混入饲料拌匀投服,连用4d病鸡死亡停止;对病重鸡采用灭滴灵悬浮液(1.5%),每只1.5ml,每日3次。
4.2 加强环境卫生和饲养管理。彻底打扫清洗鸡舍,清除粪便,更换垫料,铲除污土,铺撒生石灰;保持鸡舍通风干燥;定期给鸡舍消毒和鸡驱虫(尤其是异刺线虫);改地面育雏为网上育雏,降低饲养密度。
5 小结
5.1 本病发生的原因多为气温高,湿度大,环境污染和饲养管理不善等原因所致。
5.2 本病要控制线虫,线虫的幼虫携带组织滴虫进入粘膜,仅清除污染垫料成效有限,关键要杀灭虫卵,利用阳光照射或干燥可最大限度地杀灭异刺线虫卵,鸡场的良好排水可缩短虫卵的活力,雏鸡要饲养在清洁干燥的鸡舍里。
5.3 本病在临床症状上与雏鸡球虫病极相似,鉴别要点主要是肓肠肝炎病,肝脏富有特征性的病灶而雏鸡球虫病肝脏一般不表现病变;肓肠肝炎病的肓肠常一侧发生病变,内堵同心层状栓子且坚硬,镜检不可发现大量球虫卵,但有时也可这两种病同时发生,应根据综合情况给予正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