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猪体型较大,两眼周围及头部有大小不等的黑斑,全身被毛白色,也有少数在尾根及体躯出现黑斑或全身纯白。头大小适中、面微凹,耳中等大、下垂,额部皱纹横行,有毛旋。体躯较长,发育匀称,背部微凹,腹大而深,臀部稍倾斜,四肢细致、结实,乳头6-7对。成年种公猪平均体重98.13公斤,体长119.5厘米,胸围103.25厘米,体高67.38厘米;成年种母猪平均体重86.77公斤,体长123.51厘米,胸围104.29厘米,体高59.9厘米。经选育后的猪群,成年种公猪平均体重158公斤,体长147厘米,胸围124.7厘米,体高79.7厘米;成年种母猪平均体重144.2公斤,体长141.8厘米,胸围123厘米,体高69.9厘米。
公猪性成熟早,57日龄在副睾中即发现精子,62日龄可采出含有精子的精液,4月龄已达性成熟,5-6月龄可以开始少量配种,农村使用1-2龄便予以淘汰,国营农场可利用到3-5龄。母猪性情温顺,繁殖力强。初情期平均为85.7(71-113)天,以6-8月龄体重50-60公斤开始配种比较适当,繁殖利用年限为6-7龄。经产母猪平均产崽数为11.7头,初生窝重9.12公斤,个体重860克;断奶成活数9.7头,断奶窝重113.8公斤,个体重11.78公斤。
荣昌猪适应性强,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虽然各地海拔高度、气候条件、饲料种类和饲养管理等差异较大,但荣昌猪都能正常生长、繁殖。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能发挥其增重快、早熟的特点,在低劣的饲养条件下,有较强的耐受力。
荣昌猪育肥增重快,饲料利用能力强,瘦肉率高。在较高营养水平条件下,平均体重14.74公斤上圈,饲养121天,体重达90.13公斤,平均日增重623克;在中等营养水平下,日增重为400克,以7-8月龄体重80公斤左右为屠宰适期,屠宰率为68.9%,瘦肉率46.8%。
荣昌猪配合力好。据试验,用长白、约克夏、巴克夏作父本与荣昌母猪杂交,均有一定的杂交优势,其中以长白猪与荣昌猪的配合力较好,其日增重优势率为14-18%,饲料利用优势率为8-14%,胴体瘦肉率比荣昌猪高5-7%,产崽数多8.18%,初生重提高26.28%,断奶窝重提高25.7%。近年又用长白、汉普夏、杜洛克、大约克夏公猪与荣昌母猪进行二元和三元杂交试验,其效果更佳。大约克夏×长荣杂种猪的瘦肉率均可达60%以上。因此,荣昌猪与国外种猪进行杂交后的瘦肉率已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瘦肉型猪标准(55%),且生长速度快,肉质好,在地方猪种中堪称佼佼者,因此深受各地群众的欢迎。
今年年初在重庆荣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特种邮票首发仪式,邮票的主角是十二生肖中的猪,国家邮政局在全国选择了三个《丁亥年》猪年邮票首发地,南京、苏州和荣昌。产于重庆荣昌和四川的隆昌,分布在重庆的永川、大足、铜梁及四川的泸县、合江、纳溪等县区。
荣昌猪品种形成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由勤劳聪明的荣昌人民选育而成。以其适应性强、杂交配合力好、遗传性能稳定、瘦肉率较高、肉质优良、鬃白质好等优良特性而驰名中外。1957年,荣昌猪被载入英国出版的《世界家畜品种及名种辞典》,成为国际公认的宝贵猪种资源。经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评审,荣昌猪以其“瘦肉率高、白色、特定遗传性状”,农业部在“七五”规划中把荣昌猪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优良地方猪种。又于2000年8月农业部确定其为全国保护的19个猪品种资源之一。2001年农业部又将重庆市种猪场定为国家级荣昌猪资源场。
外地来引种购猪的历史已近百年,荣昌县每年外销荣昌仔猪由改革开放前每年10万头猛增到140万头左右。目前,荣昌猪不仅覆盖了四川省、重庆市近百个区、市、县,而且已推广到全国除台湾省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供其纯繁和杂交利用。60年代、90年代,中国先后向越南、朝鲜等国出口了荣昌猪种。荣昌猪现已发展成为中国养猪业推广面积最大、最具有影响力的地方猪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