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其临床特征是在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形成水疱和溃烂。
(一) 病原口蹄疫病毒属小RNA病毒科,成熟的病毒粒子直径为23±2纳米。病毒分7个血清型,分别为O、A、C、SATI、SAT2、SAT3和Asial。各型内又分为不同的亚型。不同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在同型内的亚型间有部分交叉免疫性。各亚型与其主型间虽有较近的抗原关系,但在外界环境影响下仍可引起一定数量和不同程度的发病,从而给免疫造成困难。另外,该病毒易发生变异,常有亚型出现。 在肉品中,由于产生乳酸,PH下降至5.3~5.7之间可杀死病毒,但病毒在骨髓和淋巴结中可存活一年以上。1%~2%的氢氧化钠、1%~2%的甲醛可杀灭病毒。
(二) 流行特点口蹄疫病毒可侵害多数动物,其中以偶蹄兽最易感,而有较容易从一种动物传到另一种动物。病畜是主要的传染源,在出现症状后的头几天排毒量最大,病猪排毒量以破溃的蹄皮为最多。猪经呼吸排至空气中形成的含毒气溶胶比牛多1 000倍。 病毒以直接或间接接触方式传染。经消化道、损伤或未损伤的皮肤和黏膜均可感染。呼吸道感染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家畜的流动、畜产品、家畜排泄物、运输工作、人员及某些非易感动物都是重要的传播媒介。空气流动也可散毒,病毒可随气流传播至50~100千米以外。高湿和适中的气温更有利于空气传播。 本病的发生没有严格的季节性,但以秋末、冬春多发。一旦发生,往往呈流行性,其传播既有蔓延式的,也有跳跃式的。
(三)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1~2天,病初体温可高达40~41℃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蹄冠、蹄叉和蹄踵部肿胀、发红并形成水泡,水泡内为透明或混浊的淡黄色液体。水泡破溃后出现红色的糜烂,表面有浆液性渗出液,出现跛行。另外在鼻镜、乳头、唇、舌、齿龈及上腭也常形成水泡或糜烂,尤其是哺乳母猪乳房部水泡和溃烂较常见。无继发细菌感染时,1周左右可结痂愈合。继发感染则严重侵害蹄叶,蹄壳脱落,患肢不能着地,病猪卧地不起。 哺乳仔猪一般呈急性胃肠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病死率可高达60%~80%。病程稍长者可见齿龈、唇、舌及鼻面上有水泡和糜烂。
(四) 病理变化除口腔、蹄部及乳房等部位形成水泡和糜烂之外,死亡的小猪可见心肌变性、色泽较淡、质地松软,或心肌变性坏死,有淡黄色斑纹或不规则斑点,一般称“虎斑心”。心内、外膜出血。
(五)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流行病学可做出初步诊断。采用病毒分离、补体结合试验、交叉保护试验、中和试验等方法可以确诊。 猪口蹄疫应与传染性水疱病、水疱性疹和水疱性口炎进行鉴别诊断。
(六) 防制 在未发生过本病的地区,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采取严格的兽医卫生措施,禁止从疫区引入种畜、畜产品及饲料等。发生口蹄疫时,应立即上报疫情并进行确诊、划定疫区范围、严格实施封锁、隔离及消毒等。对病猪及同群猪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剩余的饲料、被污染的场地、用具及工作服都需彻底消毒。可选用2%~4%的氢氧化钠、过氧乙酸等。疫区解除封锁的时间是在最后一头病畜痊愈、死亡或急宰后几天,并对全场进行全面消毒。 对疫区及周围地区的畜群应坚持接种疫苗。一些弱毒苗可能有一定的残余毒力,主要用于国境线防疫。在其他地方多用灭活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