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牧地选择。应选在距冬季放牧地近、牧草萌发较早的阳坡地带,以便气候突变时能及时将羊赶回圈内躲避。在青草量尚不能使羊吃到半饱之际,每天应先将羊赶到枯草较多的阴坡,让羊采食部分干草后,再赶到阳坡青草地。
二、防止“跑青”。青草刚开始萌发时,远看有、近看无,羊往往到处乱跑,俗称“跑青”。不仅吃不饱,而且消耗体力。应选枯草多的阴坡放牧,有条件的可补喂干草。待青草生长已比较旺盛,能使羊吃到半饱时,再转入青草地放牧。此时,应采取“一条鞭”的放牧方法,控制羊群,挡强羊、等弱羊,缓慢前进,使健羊、乏羊都能吃到好草。
三、逐步过渡。羊春天见到青草后,容易吃得过多,引起腹泻等,如采食了过多的豆科植物,还会引起瘤胃臌胀(俗称胀肚子)导致死亡。因此,要避免使羊突然吃大量的青草,应逐步过渡。开始阶段,上午在枯草牧地放牧或补饲干草,下午再在青草地放牧。经过七、八天,羊基本上“换过肚子”后,即可改为整日在青草地放牧。
四、顶风出、顺风归。春季多风,且早晚尚冷,放牧时最好顶风出、顺风归,要晚出早归,中午少休息,尽量让羊少跑腿,防止羊吃“露水草”。
五、强、弱羊分别组群。让壮羊到较远的草场放牧,弱羊、怀孕母羊留在近处放牧,并特别注意补饲。每天放牧前观察临产母羊,发现待产母羊有临产现象时,要留在圈内饲养。
要坚持出牧前、后饮水;每隔5-6天喂一次食盐,每只每天喂5-10克;经常采用丙硫苯咪唑等驱虫药预防寄生虫;注意做好接羔、配种、去势、断尾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