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优良品种及适宜的杂交组合不同品种或品系之间进行杂交,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生长育肥猪生产力的有效措施。目前在我国许多猪场采用“洋三元”杂交,如杜洛克、长白和大白组成的三元杂交模式就很受欢迎,其杂种猪生长快、瘦肉率高,但肉质较差。我省自己培育的冀合白猪配套系,能更好地利用杂种优势,并且在继承“洋三元”模式优势的基础上,可以获得更好的肉质,尤其适合对猪肉口味挑剔的市场或消费者人群。
3、环境因素育肥圈舍的温度为18~20℃。当体重20千克的育肥猪进入圈舍时要对圈舍进行适当加温,特别是在冬季。在圈舍中放一个温度计以控制每天温度的变化。
进风口是猪舍保持良好通风的关键。许多圈舍设置可自动调节的通风口,该通风口根据圈舍内的温度和压力进行调节。机械通风的圈舍根据舍内家畜的数量设置风扇。通风系统适宜的安装和维护对清除圈舍中粪便气体也是很重要的。在夏季,气温超过27℃时,可采用喷雾降温的办法。
4、调教与管理调教猪只,使某养成在固定地点排便、睡觉、进食的习惯,不仅可简化日常管理工作,减轻劳动强度,还能保持猪舍的清洁干燥,造成舒适的居住环境。猪在合群或调入新圈时,要抓紧调教。调教重点是抓好两项工作:
第一,防止强夺弱食。在重新组群时,猪建立新的群居秩序,为使所有猪都能均匀采食,除了要有足够的饲槽长度外,对喜争食的猪要勤赶,使不敢采食的猪能得到食物,帮助建立群居秩序,分开排列,均匀采食。
第二,固定生活地点,使吃食、睡觉、排便三角定位,保持猪圈干噪清洁。通常运用守候、勤赶、积粪、垫草等方法单独或交错使用进行调教。例如,在调入新圈时,把圈栏打扫干净,将猪床铺上少量垫草,饲槽放入饲料,并在指定排便处堆放少量粪便,然后将猪赶入新圈,督促其到固定地点排便,一旦有的猪未在指定地点排便,应将其散拉在地面的粪清扫干净,铲放到粪堆上,并坚持守候、看管和勤赶,这样,很快就会养成三角定位的习惯。有的猪经积粪引诱但排便无效时,可利用猪喜欢在潮湿处排便的习性,洒水于排便处,进行调教。
做好调教工作,关键在于抓得早(当猪群进入新圈时应立即抓紧调教)、抓的勤(勤守候、勤赶、勤调教)。待猪进圈后立刻驱赶到指定地点排便,连续几次使之形成习惯。另外,为保持猪舍内干燥清洁,可在夜间赶猪1~2次,使其到指定地点排便。
猪舍要经常保持清洁。寒冷季节,少用水冲洗地面,保持干燥环境,有利于肥育猪增重。要经常观察猪吃、便、休息情况。猪的抗病力较强,如食欲不振或停食,则表明病情已严重。猪粪便应为香蕉状,落地成形,不硬、不干、不稀。粪便异常,也是某些病的前兆。采食过量时,消化不良,便稀;采食量少时,粪便干。肥育猪舍要保持安静,避免突然惊扰,使猪休息好。
(2)饲料调制。不同的饲料有不同的调制方法。加温、水浸或化学方法浸提等,可以将油饼类饲料中毒素去掉;青饲料和青贮料打浆,可以提高消化率与适口性;啤酒糟鲜喂或青贮,适口性和营养价值高。薯类、豆腐渣、粉渣等煮熟可提高消化率。市售的精料型混合料,以生喂效果最好,煮熟会破坏多种养分。
饲料的形态也影响肥育效果。实践证明,颗粒料优于干粉料。就粉料而言,细粉料优于粗粉料。粉料的直径不超过1毫米,消化率较高。粉料湿拌喂猪又优于干粉料。干粉料若再经水浸泡(料水比为1∶1.4左右,泡透为准)数小时,饲料变柔软,消化率提高。喂干粉料会使呼吸道疾病增多,但可用自动料箱喂猪,省时省工,饲料宜贮存,不宜变质,湿料易发酵腐败。稀料(料水比为1∶7~1∶10)最差,使饲料的消化率降低,猪增重慢,耗料多。
(3)饲喂注意事项。猪吃得多,消化快,人工饲喂时,每天应喂3~4次。饲喂时,应注意不喂冰冻或发霉变质饲料。保持饲槽和喂料地面清洁。每次投料量,以猪吃完不浪费为宜,剩下的饲料要清扫回收。饲喂时要观察猪群,注意发现吃食不正常的猪,及时处理。肥育猪的饲料要稳定,不要突然变更饲料。在不同生长阶段需要换饲料时,前后两种饲料要有3~7天的交叉过渡期。
6、去势与驱虫对瘦肉型猪种及其杂交猪,可采取公猪去势、母猪不去势育肥。去势的时间,公猪可在7日龄,操作方便,伤口愈合快。
肥育猪必须驱虫。仔猪断奶后用依维菌素驱虫一次,对体外寄生虫虱、疥螨及大部分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等各种线虫均可防治。用药量,口服为每千克体重300~500微克(市售药品一般含依维菌素0.2%),皮下或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200~300微克。
7、适时屠宰瘦肉型猪种或瘦肉型品种之间的杂交所生产的商品猪适宰活重为100~110千克,此时综台分析猪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每千克活重的售价、生产成本等因素是最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