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乳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multisystemicwastingsyndrome,PMWS)是一种主要由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circcovirus2,PCV)引起的猪断乳后多系统进行性衰竭的疾病。1991年,加拿大西部一农场首先发现本病,主要表现以断乳仔猪渐进性消瘦,体重减轻,呼吸道症状及黄疸,组织学病变有间质性肺炎,淋巴组织增生,肉芽肿性肝炎和肾炎为特征。随后,加拿大、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也相继暴发了本病。该病严重影响断乳猪生长发育,且致死率很高,因而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各国对本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从本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症状、病理变化、诊断等方面的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病原学?
PMWS的主要病原是猪圆环病毒2型(PCV2)。PCV在分类上属于圆环病毒科,其共同特征为病毒无囊膜,由单股环状的DNA链组成。猪圆环病毒直径17nm,呈20面体对称,病毒衣壳蛋白为1条多肽链,分子量为36kD,DNA长为1.76kb,病毒沉降系数为52S,浮密度为1.37g/cm?3。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酸性环境及氯仿中可以存活较长时间,在高温环境(72℃)也能存活一段时间。据英国中央兽医研究所的数据表明,VirkonS消毒剂在1∶250稀释度时能有效杀灭圆环病毒。1974年,德国学者Tischer首先从猪肾传代细胞PK?15中检出PCV,该病毒可长期持续污染PK15细胞,但不表现CPE。Allan(1994)报道了在猪和牛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培养中复制了PCV。PCV在原代胎猪肾细胞,恒河猴细胞,BHK?2细胞中不能生长,在接种PCV的PK?15培养细胞物中加入d?氨基葡萄糖,可促进PCV复制,使得感染PCV的细胞数量可提高30%。感染PCV的PK?15培养细胞内含有许多胞浆内包涵体,少数感染细胞内含有核内包涵体。胞浆内包涵体大多数分布于细胞核周围,大小不等,圆形或卵圆形,均质。胞浆内包涵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形态较小,直径0.1~0.5nm,无膜包围,呈颗粒状,与胞浆的界限不明显。一些包涵体中有直径17±2nm?二十面体的病毒粒子,呈水紧密的聚合,偶尔形成类结晶状排列。这种小包涵体可能是病毒装配和成熟的场所。另一种包涵体形态较大,直径0.5~5.0nm?,数量多,周围有膜包围,电子密度较大。这种大的包涵体是典型的自吞噬作用的结果。核内包涵体无膜包围,常与网状核仁或异染色质的凝集物有关,呈圆形,铃形或颗粒状,直径为0.1~1.0nm。用感染PCV的PK?15细胞接种猪,可以回收病毒,根据病毒抗原的出现及抗体的产生,表明猪感染了PCV,但没有发现临床症状和病变。说明来源于PK?15细胞的PCV是非致病性的。Morozov等(1998)报道了从衣阿华州有PMWS症状的猪体内分离到PCV,将此PMWSPCV与PK15细胞污染的PCV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发现这两种不同来源的PCV基因序列存在很大的差异性,DNA全序列同源性为76%,在两个主要的开放读码框(ORF)中,ORF1在两株PCV间相对保守一些,核苷酸同源性为83%,氨基酸同源性为86%。ORF2可变性相对较大,核苷酸同源性为67%,氨基酸同源性为65%。用PCR和原位杂交方法还可检出PMWSPCV在各种感染组织中DNA丰度。结果还表明,PMWSPCV可感染多种组织和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Mache(2000)研究表明,两种病毒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70%。为鉴别共同抗原和型特异性抗原,以杆状病毒或质粒为载体,使用免疫细胞转染克隆的圆环病毒DNA,ORF1编码与抗原性有关的蛋白,ORF2编码的蛋白能被抗PCV2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识别。PEPSCAN分析,部分ORF1,ORF2和ORF3基因重叠片段编码5个主要的免疫活性识别区,1个位于ORF1上,4个在ORF2上,然而,只有一些ORF2编码多肽是与病毒型鉴定有关的免疫相关部分。故ORF2编码的抗原可作为诊断工具。美国Nawagitgul(2000)报道,PCV的2个潜在的开放读码框(ORF1和ORF2)有600多个核苷酸,ORF1编码病毒DNA复制必需的复制相关蛋白,ORF2编码与鸡传染性贫血病毒N末端的主要结构蛋白相似的保守性氨基酸序列。在纯化的PCV2病毒粒子中鉴定出病毒结构蛋白。将PCV2的ORF2克隆到杆状病毒的表达载体中,在昆虫细胞表达基因产物,表达ORF2的基因产物是30kD的大分子。在电镜下观察到重组ORF2蛋白自我装配形成病毒衣壳粒。实验性感染PCV的猪早在第3周就可在血清中检测到ORF2蛋白抗体。各国对PCV和PMWS的一系列研究表明,PCV在猪体内长时期演变过程中,产生了有病原性的变异株,后来被称为PCV2(或PMWSPCV,PCV?like),相应地将没有致病性的持续污染PK15细胞的这种毒株称为PCV1(或npPCV,PK?15PCV)。?
2混合感染
PCV2是PMWS的主要病因,但不是惟一的病原。PMWS症状的出现需PCV和其他因子共同作用。Krakowka(2000)的实验表明,猪细小病毒(PPV)在PMWS中是一种重要的致病因子。对悉生菌猪鼻腔单独接种PCV?1,PCV?2,PPV或混合接种PCV1/PCV2,PCV1/PCV,PCV2/PCV。所有接种单一致病因子的猪,和PCV1/PCV2,PCV1/PPV猪(除1头外),都未表现临床症状,但表现一过性病毒血症。感染后35天,显微镜下观察肝脏、心肌有炎性细胞浸润。一头接种PCV1/PP猪在接毒后2周出现PPV病毒血症、淋巴管炎、肉芽肿性炎症。接种PCV2/PPV猪都发生PMWS,表现出PMWS特征性症状:沉郁,厌食,黄疸,黏膜下层水肿。剖检可见淋巴结缩小,肝脏有斑点,除脑组织外,所有组织都存在广泛的血管肉芽肿,还可见肝细胞坏死,胆汁显著瘀积。巨噬细胞和组织细胞中可见嗜碱性胞浆包涵体,在眼、鼻分泌物和粪便中检出了PCV2抗原。研究表明,PMWS在悉生动物中需要PCV2和其他感染因子,如PPV,才能表现出完整的疾病症状。有实验表明,在PCV/PRRSV或PCV/PPV混合感染时,PCV的复制得到增强,其复制增强机制可能是大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都是这3种病毒共同的靶细胞的缘故。由于PCV侵害机体的免疫机能,使机体对于PRRSV或PPV的抵抗力降低造成混合感染。PCV还可能与猪链球菌1型、α?溶血链球菌、猪副嗜血杆菌、沙门氏菌、PEDV、肺炎支原体、巴氏杆菌、伪狂犬病病毒混合感染。PCV主要侵害淋巴组织,导致机体的免疫力降低,而容易继发感染。
3流行病学
PCV广泛存在于许多国家猪群中。血清学调查表明,德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猪群中PCV抗体阳性率分别达到85%、55%、86%、92%。由于PCV污染细胞不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PE),一直未被发觉,有实验表明PCV可能流行了许多年。Magar(2000)报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1985年、1989年、1997年从加拿大一屠宰场采集的血清样品进行PCV1、PCV2抗体检测。每年都有PCV1、PCV2阳性血样检出,且PCV2血清阳性数大于PCV1阳性数。PCV2是加拿大猪群中主要PCV流行株。?
不同地区PCV2流行的基因型略有差异。PCV2基因型因地域不同又有许多小分支,从法国分离的PCV2基因序列与其他地区分离的PCV2差别最大,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从台湾分离的PCV2与加拿大的分离株略有差别,从美国分离的所有PCV2同源性很高。我国对本病的报道很少,郎洪武等用ELISA方法在河北、天津、北京等省市猪场均检测到PCV2抗体。曹胜波等用PCR方法在河南、江西、湖北、广东等省检测到了PCV2,因此PCV2在我国已广为流行。实验表明,我国猪群PCV2阳性率21.4%~?33.3%?,我国流行PCV毒株与欧洲毒株同源性高于美洲和台湾毒株,与法国分离的一个毒株(AF20311)同源性最高。PMWS多发生于5~16周龄的猪,发病率3%~?50%。英国养猪协会(TheUKNationalPigAssociation)人员称,PMWS已成为断乳仔猪致死率最高的一种疾病。为了控制HCV和FMD,英国屠杀了25万头猪,另有30万头因PMWS死亡。一些农场主报道,其致死率超过40%。猪对PCV具有较强的易感性,可经口腔,呼吸道途径感染。Allan(1996)证实少数怀孕母猪感染PCV后,在妊娠早期(胎儿产生免疫能力前)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导致胎儿持续感染和病毒及抗原的不同分布。用PCV经口感染试验猪后,其他未接种猪的同群感染率达100%,感染猪可从鼻液、粪便中排出病毒。?
4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以多系统进行性功能衰竭为特征。表现精神不振,食欲不佳,有的发热,被毛粗乱,生长发育不良,进行性消瘦,有的贫血,皮肤苍白,肌体衰弱无力,还表现出咳嗽、喷嚏、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体表淋巴结,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部分病例可见皮肤,可视黏膜黄疸,下痢及嗜睡。?
5病理变化?
5.1剖检变化
最显著的病变是全身淋巴结,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气管与支气管炎淋巴结及下颌淋巴结肿大到2~5倍,有时可达10倍。切面硬度增大,均匀的苍白色,集合淋巴小结也肿大。发生细菌感染,则淋巴结可见炎症和化脓病变,使病变复杂化。肺肿胀,有散在,大而隆起橡皮状硬块,有黄褐色斑散布于肺表面。严重的病例,肺泡出血,部分病例尖叶和心叶萎缩或固质化。?脾中度肿大,呈肉变。半数病例肝脏无明显异常,其他病猪表现不同程度的虎斑状外观,并伴有轻度或中度萎缩,有的病例肝肿大。肾脏水肿、苍白,被膜下有白色坏死灶,盲肠和结肠黏膜充血或瘀血。据报道,有的病例发生肝、肺、肾肿大,有广泛的肉芽肿性炎症。?
5.2组织学变化
淋巴结的皮质及副皮质区显著扩张,有单核/巨噬细胞、组织细胞浸润,有时还散布着大量的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结基质常增生或有嗜酸性白细胞浸润。淋巴滤泡有由组织细胞、类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多巨细胞、嗜酸性白细胞、淋巴细胞集聚形成的肉芽肿。肺泡内有单核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浸润,肺有多灶性肉芽肿或弥漫性间质性肺炎。部分病例支气管、血管周围发生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浸润。肝脏最常见门脉周围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窦状隙内单核炎性细胞聚集,肝细胞坏死。慢性死亡病例,由于黄疸而使肝小叶周围纤维化,肝细胞坏死、消失,单核细胞弥漫性浸润。肾脏有多灶性间质性肾炎,主要在皮质部发生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少数病例有肾盂炎,急性渗出性肾小球肾炎。心脏多有各种炎性细胞浸润,轻度或中度的多灶性心肌炎,胃肠肌层有不同程度的肌炎。?
6诊断?
本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有一定特征性,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猪圆环病毒易与其他病毒、细菌混合感染,确诊本病需实验室诊断。常用的诊断方法有电镜检查、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原位杂交试验、ELISA、PCR等。原位杂交试验(ISH):Nawagitgul(2000)研究制备了能区分PCV1和PCV2的探针。根据PCV2的ORF1和ORF2的有义链和反义链合成核酸探针。在42℃,58℃,ORF1反义链探针与感染细胞中PCV1和PCV2都杂交。在58℃时,ORF2反义链探针和PCV2核酸杂交,不与PCV?1核酸杂交。ORF1和ORF2有义链探针只与PCV2核苷酸结合。反义链探针产生的信号比有义链强。研究结果表明,ORF1反义链探针适合检测两种类型的PCV(PCV1和PCV2),ORF2反义链探针可区分PCV1和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Walker(2000)报道以分离的PCV?2细胞培养物作为抗原,以PCV2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作为竞争性反应物,以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作对照,c?ELI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达到99.58%和97.14%,c?ELISA可用于大规模猪群的PCV快速诊断。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根据PCVDNA的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反应,可直接检测组织病料及其细胞培养物中的病毒核酸,是一种快速简便特异的方法。Ouardani等建立了一种简便的多重PCR法,可对PCV进行检测和定型。该方法设计了2套引物,是根据PCVDNA的2个开放读码框的核苷酸序列设计的。第1套引物有2对引物,其中1对引物扩增ORF2上488bp,可检测PCV1和PCV2,另1对引物只扩增PCV1的ORF1上的?375bp?;第2套引物也有2对引物,其中1对引物扩增ORF1的646bp,可检测PCV1和PCV2,另1对引物只扩增PCV1的ORF2上的425bp。这2套引物都可以对PCV进行检测和定型。?
7防制
本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抗生素对PMWS患猪无效。但抗生素的使用和良好的饲养管理,有助于控制二重感染。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供应用。PMWS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但对其发病机理、传染源等问题还不完全清楚,许多问题急待解决。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且PMWS已在我国广为流行,应引起我国兽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及早开展PMWS的研究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