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体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于细胞内寄生,在人、畜、禽及野生
动物中广泛传播。在黑龙江省鸡弓形体一直处于血清学检测呈隐性感染,近几年悄然由隐
性到显性感染的漫延和流行。仅经临床病例调查显示鸡弓形体病已在下述地区普遍存在。
1 流行概况
2002年9月~2003年2月的半年期间,普查双城地区14个村、屯、城镇及吉林扶余地区,所
括一个蛋种鸡场、9个肉种鸡群、2个肉鸡群、15个蛋鸡群、2个本地鸡群共计29个鸡群和2只
珍禽(画眉鸟),均有弓形体感染。因检测的范围有限,估计实际发生的地域要比揭示的多。
临床显示,最小雏鸡的发病日龄为9天;育成期发病较多;成鸡多为隐性感染。该病多与
其他细菌病或病毒病混合感染。
2 病原体
弓形虫与球虫均属原虫类,有段同样的生活史。根据发育阶段不同,分为五型:滋养体和
包囊出现在中间宿主体内,而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只出现在终末宿主猫体内。
鸡体内的滋养体,单个虫体游离在细胞外,多呈纺垂形,橄榄形,一端稍尖,另一端钝圆
,核稍偏于钝端。正在细胞内繁殖的虫体,呈球
形、卵圆形,桔核形和弓形等形状多样,一个细胞内的虫体数量多数在30~50个左右,个别
的有多有少。此阶段主要发生在临床有症状时期。包囊型则临床无症状。
感染途径;滋养体可经口、鼻、咽、呼吸道粘膜、眼膜、肠道和皮肤等侵入体内。禽类主
要
经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土壤及周围环境使虫体进入体内而感染。蟑螂、污蝇及蚯蚓等都是
可机械传播卵囊。中间宿主之间还可互相感染。
抵抗力:卵囊的抵抗力很强,一般消毒药对它均无效。在土壤和尘埃中能长期存活,常
温下能保持1~1.5年的感染力。
包囊的抵抗力次于卵囊。能抵抗胃酸的作用。冰冻或干燥条件使包囊内的虫体不易生存
。在4℃条件下可活68天。
滋养体的抵抗力最弱,各种消毒药均能将其杀死。
3 临床症状
潜伏期5天左右。不同日龄感染不同毒力的弓形体,临床表现差异很大。
小雏急性感染时,精神高度沉郁,食欲废绝、跛行、腿麻痹,常痉挛死亡。病程几小时至
1天,死亡率高。
中雏急性感染后,临床表现基本同上,只是病情稍缓,病程较小雏延长。
成鸡主要表现为腿麻痹,精神有些沉郁,个别病例自行能恢复,多数病鸡因混合感染而加
重病情或死亡。轻度感染的鸡群临床无明显症状。
4 病理变化
最急性型病例,病理变化不明显,只见各脏器淤血,呈败血症变化。小雏多发生此型。急
性型表现肝肿大,表面有小出血区或坏死灶,胸、腹腔液稍增多。心肌多有变性,脾肿大,
肺时有炎症,肾淤血,胃、肠道粘膜有肿胀、肠道有出血。中雏及肉鸡多见此型。
亚急性及慢性型,表现体腔液增多,皮下脂肪时有出血,心肌有时可见出血点或出血斑。肝
脏变化明显:肿大、变性,严重者肝表面可见许多坏死灶及出血区或坏死区。脾多数肿大,
有的出血。卵巢多数出血。肾淤血、出血,个别呈花斑肾。部分病鸡出现肺肿胀、出血和局
灶性肺炎。胃常有肿胀,肠道有不同程度出血。
5 实验室检查
取心血、肝、脾、肺等脏器抹片,瑞氏染色镜检,可见有纺垂形、橄榄形、弯月形的弓
形虫,呈单个的,散在于细胞外的间质中。也有许多呈球形、卵圆形或桔核形正在繁殖的虫
体聚集在有核细胞内。多数内里有30~50个左右的虫体,这种细胞称之为假囊。感染严重时
,一个视野中可见到5~8个假囊及其散在弓形体。一般肝脏抹片中的弓形体数量多于心血涂
片。
6 治疗
磺胺类药物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对未开产的鸡或肉鸡可采用治疗球虫的磺胺类药物,如三
字球虫粉及河南农大禽病研究所的“全球通B”疗效均较好,用后症状明显消失。若为产蛋
鸡群发病,可采用河北征宇药业的“双冠王”治疗,不影响产蛋率。
7 小结
本病在我地区污染较为广泛,病理检查只要发现鸡肝肿大或有变性者,经肝抹片镜检,
绝大部分可检出弓形虫,检出率为93.1%。
近期的临床检查除小雏及画眉鸟因弓形体病致死外,多数情况是与细菌或病毒混合感
染,特别是与大肠杆菌病和新城疫免疫不全并发时,使死亡率上升。
成鸡除有腿麻痹、精神稍沉郁和稀便外,别无明显症状,用些抗菌药症状就缓解了,
往往不引起人们重视。这类鸡感染弓形体后会在脏器组织中形成包囊,在成为淘汰鸡上市后
,经人或动物摄食含有包囊或滋养体的鸡肉、鸡肠子等,或因宰杀时血水、废弃的脏器及病
死鸡污染土壤、饲料和饮水等,使污染环境愈来愈大,至使本病发病率上升,乃至漫延。
治疗应及时用有效药物,否则用药时间太晚,将很难抑制虫体进入脏器组织中形成包囊
型,而成为带虫者。包囊在宿主体内可存活数年之久。一旦因一些应激因素致使机体抵抗力
下降时,包囊内的虫体又可活化、繁殖,成为新的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