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房枯病的病害症状及发生特点 葡萄房枯病的防治
483
切换pc版
葡萄房枯病又叫轴枯病、穗枯病、粒枯病,是葡萄生长期间常见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了葡萄的生长,降低了农户们的种植效益。以下内容是火爆农资招商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葡萄房枯病的病害症状、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供大家参考。病害症状葡萄房枯病主要为害穗轴、果柄及果粒,有时也可为害叶片。穗轴、果柄受害,初期先产生圆形至椭圆形暗褐色至灰黑色病斑,稍凹陷;扩展后病斑绕穗轴或果柄一周,导致病部以下组织干枯,果实生长受阻,果粒开始变软,继而导致果面产生皱纹;后期果粒干缩成僵果,残存于植株上不易脱落(彩图112~彩图115)。果粒受害多发生于果穗生长中后期,初期果蒂端失水萎蔫,产生不规则淡褐色病斑,后逐渐形成暗褐色至紫褐色病斑,并扩展到全果,使果粒腐烂凹陷,表面散生许多小黑点(分生孢子器)。叶片受害,初期产生圆形小斑点,扩大后病斑边缘褐色,中部灰白色,后期病斑中部散生小黑点。房枯病与白腐病的果粒症状相似,较难区别,但两者的主要不同点为:房枯病的病果在萎缩后产生稀疏的小黑点,颗粒较大,病果不易脱落;而白腐病的病果在干缩前就已产生分布密集的灰白色小粒点,颗粒较小,且病果极易脱落。发生特点房枯病是一种高等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菌丝体及子囊?在病果穗等病残组织上越冬。第一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或于囊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进行为害。初次侵染所致病斑不久即可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条件适宜时再侵染可以发生多次。该病主要发生在葡萄生长中后期,属于高温、高湿型病害,北方产区一般在6-7月份开始发生,8-9月份为发病盛期。果实生长后期高温多雨潮湿有利于病害发生,管理粗放、树势衰弱、果园郁蔽等环境病害发生较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欧亚系统葡萄较感病,如龙眼、玫瑰香等。防治技术(1)搞好果园卫生秋冬落叶后或下架埋土前,彻底清除架上、架下的病僵果、病叶等病残体,集中烧毁,消灭病菌越冬场所。生长季节,及时剪除病穗,带到园外销毁,减少田间发病中心。(2)加强果园管理增施农家肥等有机肥,多施磷、钾、钙肥,培育壮树,提高树体抗病能力。生长季节,及时摘心、整枝、打杈,改善架面通风透光,并注意及时排水,降低环境湿度,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气候条件。尽量实施果实套袋,保护果穗免受为害,但套袋前必须均匀喷施一次安全有效药剂。(3)生长期药剂防治从葡萄落花后1.5个月左右开始喷药,10~15天1次,连喷3~5次,重点喷洒果穗。对于套袋葡萄,套袋前必须均匀、周到喷药1次,套袋后可不再用药。常用有效药剂有:77%多宁(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80%太盛或必得利(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美派安(克菌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600~800倍液、1:(0.5~0.7):(160~240)倍波尔多液30%龙灯福连(戊唑?多菌灵)悬浮剂800~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0克/升悬浮剂800~1000倍液90%三乙膦酸铝可溶性粉剂6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2500倍液25%欧利思(戊唑醇)水乳剂2000~25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6000~8000倍液68.75%?酮?锰锌水分散粒剂1000~1200倍液等。套袋前喷药,最好选用优质安全内吸性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龙灯福连、欧利思、苯醚甲环唑等。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