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白斑病的病害识别及发病因素 油菜白斑病的防治方法
454
切换pc版
随着油菜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在油菜的种植过程中,油菜白斑病的危害日益严重,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今天火爆农资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油菜白斑病的病原、症状、发病因素及防治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农户们更好的种植油菜。1、病原芥假小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2、症状油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老叶上病斑较多。发病初期,叶上出现黄白色或灰褐色小病斑,呈圆形,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或圆形大斑,边缘带绿色,中央灰白色至黄白色,病部稍凹陷变薄,易破裂,湿度大时浅灰色霉状物出现在病斑背面,病斑直径0.3~1.0mm,有时有轮纹。严重时病斑相互联合形成大斑,致叶片枯死。3、发病因素主要以菌丝或菌丝块附着在病叶上或以分生孢子粘附在种子上越冬。第2年产生分生孢子传播到油菜叶片上,该分生孢子主要借雨水飞溅进行传播。孢子发芽后从气孔侵入,导致初侵染。病斑形成后又可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该分生孢子借风雨进行传播。经过再侵染,病害扩展开来,连续降雨可促进病害流行。在北方油菜区,本病盛发于8—10月。4、防治方法4.1农业防治。一是选用抗病品种,减少病害发生几率;二是平整土地,减少田间积水;三是适期播种,增施基肥,中熟品种以适期早播为宜;四是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4.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洒40%多硫悬浮剂,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50%混杀硫悬浮剂600倍液,对上述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地区要改用65%甲霉威或50%多霉威(多菌灵加万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兑好的药液750~900L/hm2,隔15d左右喷1次,共防治2~3次。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