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养虾、蟹、鱼类多种水产品
309
切换pc版
河蟹池塘复合养殖高产高效技术是将河蟹养殖技术,水草种植技术,蟹虾混养技术,鳜鱼养殖技术,鱼白鱼养殖技术进行组装配套,根据河蟹、青虾、鳜鱼、鱼白鱼等生长特点,进行合理的轮养、套养,以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技术原理为:利用冬季水产空闲季节,进行青虾养殖,开春后先将蟹种与鱼白鱼种放入暂养池饲养,待池中水草长成后(4月上旬),将蟹种转入池塘,实行蟹虾混养,将达到上市规格的青虾轮捕出售,6月上旬在池塘中放养规格7厘米左右鳜鱼夏花,待鳜鱼规格达到15厘米左右,将鱼白鱼再移入池中,利用鳜鱼生活在水体下层、鱼白鱼生活在水体上层,同时两者规格相近混养,难以互相残杀,从而提高水体利用率。鳜鱼、鱼白鱼捕食池中野杂鱼,以低值鱼换来高价值鱼,解决了野杂鱼与河蟹争食、争溶氧的矛盾,达到了增产增效的目的。一般亩产河蟹50千克、青虾30千克、优质鱼(鳜、鱼白鱼)10千克,亩获利达1500元以上。 一、池塘条件 要求水源方便,水量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系统畅通,面积8亩—15亩,水深1.5米左右。四周用石棉瓦、钙塑板等材料构建防逃墙,墙体一般土下20厘米,土上部分为40厘米—50厘米。配备完善冲水机械与增氧机械。同时在池塘中利用网片围成一个暂养池,面积为1亩—2亩。 二、虾种放养前准备 1.清塘消毒:10月份以后,将池塘中河蟹捕捞上市或转入暂养池,对原有池塘进行干池清整,挖除过多淤泥(保持淤泥10厘米,便于种植水草)并每亩用150千克—200千克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消毒。 2.水草移栽:水温50℃以上,清塘消毒后10天左右,池塘移植伊乐藻。按照2米×3米行间距扦插,扦插深度3厘米—5厘米,移栽面积占池塘面积1/2—2/3。种植伊乐藻既可以净化水质,为青虾、河蟹提供饲料,保护虾蟹,又有利于鳜鱼捕食饵料鱼。 3.培肥水质:虾种放养前10天—20天,每亩水面施经过发酵的有机肥150千克—200千克,用以培肥水质,提供天然饵料。 三、种苗放养 1.虾种放养:培肥水质10天—15天后,亩放养规格3000尾—4000尾/千克幼虾4千克。要求虾种规格大小基本一致,一次放足,在放养时应坚持带水操作,动作要轻快。 2.蟹种放养:选择规格100只—150只/千克蟹种,亩放养500只—600只。要求放养前经检疫检验合格,并用3%—4%的食盐水浸洗3分钟—5分钟后方可放养。严禁投放性早熟蟹种,于3月底放养结束,先将蟹种放入暂养池,进行饲养管理,待水草长成后,再转入池塘进行虾蟹混养。 3.鱼种放养:鱼白鱼,在水温较低时(一般在河蟹放养10天后左右),选择10厘米—15厘米一龄鱼种,亩放15尾—20尾,先放入暂养池管理。鱼白鱼鳞片松,放养时操作要轻,以防受伤发生水霉病影响成活率;鳜鱼于6月上旬,放养7厘米左右的夏花,亩放养10尾—15尾,直接放入池中;为了控制水质,可在池内混养规格在100克/尾的花白鲢,亩放花鲢10尾—15尾,白鲢5尾—10尾,于3月底前放养。 四、饵料培育 1.投放螺蛳:清明前后,每亩投放鲜活螺蛳250千克—300千克,使其在池内繁育生长,以便净化池塘水质,并为河蟹提供适口活性饵料。此新闻共有3页第页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