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虾亲虾培育模式简报
684
切换pc版
养殖对虾暴发病毒病9年来,在农业部组织病害防治技术攻关,以及各地主管部门及虾农千方百计的努力下,目前病害防治技术已经在起作用,整个对虾养殖业在艰难爬坡。但从总体看,防病养虾技术基本上没有得到解决,即大片虾池养殖杂乱,效益不高。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绝大部分虾池改养梭子蟹、日本对虾、贝类、鱼类,中国对虾多在六、七月间发病出池。现在全国养虾产量已加升到了20多万吨,但多是产自南方的南美白对虾和斑节对虾,而且规格、质量明显较差。
  目前防病养虾中涌现出的比较成功的技术和模式主要有:1)江苏省赣榆县的“宋庄养虾三法”,2)天津汉沽的卤淡水配合、集约化养殖模式,3)海南的高位池集约化养殖模式,4)山东潍坊、东营、胶州等地的地下水或渗水养虾模式,5)南美白对虾的淡化、纯淡水养殖模式,6)日照市水产研究所的“中国对虾亲虾培育模式”(即“超大规格超高效益养殖技术”)。
  我们的中国对虾亲虾培育模式从1993年开始探索,,当年改造虾池50亩,分成15个池子,一般为4亩,部分2—3亩,深2.5—3,5m,石壁土底。1994年开始进行全封闭防病养虾试验。8年养殖结果如表1。池,计出体长13.28cm的中国对虾1589kg,亩产530kg,亩产值6万元。培育成亲虾出售,亩产值可达10万元。
  “中国对虾亲虾培育模式”,由4项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构成,是一项系统工程和综合技术。2000年国家计委和农业部已下达计划批准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中国对虾原种场”在日照市水产研究所兴建。现将该模式简单介绍如下:
   1 中国对虾亲虾培育的基本要求
   1.1 收虾时间:在鲁南、苏北地区,必须养到11月中旬方可收获亲虾。如从3月中旬开始养殖,养殖期可长达8个月。
   1.2 亲虾规格:14—18cm。
   1.3 每亩产亲虾1000一2000尾。
   1.4 经检测无白斑综合症病毒感染的(spf)中国对虾。
   1.5 必须是已交配过的雌性中国对虾。
   2 中国对虾亲虾培育的技术要求
   2.1 使用无病毒亲虾培育的无病毒虾苗,并经暂养跟踪观察到2—3cm,经检疫无白斑综合症病毒感染。
   2.2 严格清淤消毒,以水洗法清淤,亩施漂白粉50kg。
   2.3 实行全封闭管水,进水在专池中施用漂白粉消毒,24小时后,以小量向虾油加注。  2.4 严格控制饵料种类,不能从饵料中带人病毒。主要选择全价、高效人工配合饵料。在适当的时机增投鲜活饵料,并经严格消毒。
   2·5、根据池深、换水及增氧能力,合理安排放苗密度。
   2.6 根据财力,逐步进行虾池改造。大改小,以5—10亩为宜。浅改深,以水深2—3m为宜。
   2.7 适当使用抗菌素及免疫增强药物,控制继发感染。
  2.8 高温季节,在水中定时施用漂白粉或其他消毒剂,控制水中有害菌的数量指标。
  2.9 适量混养捕食性鱼、蟹类,以便及时清除病弱的对虾,防止病害蔓延。鱼类中以河豚、黑鲷、真鲷、大黄鱼为宜。蟹类以锯缘青蟹为最好,锯缘青蟹不像梭子蟹那样易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病。
  2.10 使用增氧机,加大增氧的力度,对提高虾池生产力非常重要。在封闭式养殖系统中,保持溶氧水平是重要的因素。较高的溶氧可使对虾保持旺盛的食欲和较强的抗病能力。
  2.11 适时适量使用光合细菌或其他有益生物制剂。
  2.12 使用水质净化剂(如沸石粉等),可有效改善水质。
  2.13 对种子工程的亲虾培育而言,利用冬暖式塑料大棚,延长对虾交配期,提高交配率,使雌虾最大限度转变成可供选择的亲虾,并使商品雄虾推迟到元旦、圣诞节鲜活上市,可成倍提高经济效益。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