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黑鱼池塘安全越冬技术
397
切换pc版
黑鱼,学名乌鳢,是近年内陆地区淡水养殖发展最快的品种之一,因黑鱼一般为二年上市,故其在北方地区的安全越冬显得十分重要。我们针对近年山东省潍坊市不断出现的黑鱼越冬死亡现象作了认真的总结和剖析,拟出了套较为可行的技术方案,并在2003年对山东省潍坊市120个养殖池塘作了越冬技术预防和跟踪指导,取得了良好效果,总体越冬成活率达到98.7%以上,安全越冬和鱼种计120000余公斤,其安全越冬技术要点如下。

1、“人工仿自然生态法”:在北方地区,淡水水域内黑鱼的天然越冬,它基本上处于半休眠状态,不吃不喝,很少活动,整个身体大部潜入池底淤泥,仅头部露在水中,故应人为制造和模拟一个近于黑鱼天然越冬环境,以适应其自然要求,减少伤病,提高成活率,做法是:

1.1池塘改造:越冬池塘面积一般每个2-3亩,水深达到1.5-2m,最低水位1m以上,底部淤泥15-20cm。老旧池塘因养殖期间大量投饲和鱼体代谢作用,多数池水过肥,池泥积厚,应将多余淤泥清出,可用水下行走式清淤机进行清淤,对新挖池塘,底部淤泥过少,则应混沉植物秸秆或旧麻袋、旧草袋(面积占整个池塘1/3)的办法,人造“淤泥”潜伏层,为黑鱼提供一个良好的栖息越冬环境。

1.2池塘消毒:在清除池塘多余淤泥的基础上,老旧过肥池塘,应加以药物消毒,以消除病原菌,减少病害侵袭。一般亩用生石灰120-150kg,干塘消毒,即可杀灭病原菌,又可改良底质,一举两得。对新塘可用泼洒漂白粉的办法进行处理,一般带水操作,有效浓度达到0.8-1.5ppm即可。

2、适度投苗:选择规格整齐,健康无病的苗种进行投放,放苗规格一般为鱼种10-30g/尾,成鱼1.6-2.5ks/尾为宜,实践生产证明,规格整齐的池塘越冬成活率高于规格不一的鱼塘。放养密度视池塘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越冬每亩放苗1000kg右,最大应小于1500kg,对养殖密度过大的池塘应挑选分塘,合理存放。

3、加足池水:黑鱼越

冬应分一至数次加满水,最低水位应大于1m,在11月底前每月可适当换水1-2次,每次换水量约占整个池塘的60%-70%,保证池塘水质清新。进入12月份封冰季节,要一次加至最大水位,保证池水底部不结冰,以免冻伤鱼体,其池底水温最好保持在4℃以上,冰封期尽量减少新水进入,以减少刺激,降低鱼体能耗。

4、饲料投喂与控制:黑鱼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现多以投喂海洋杂鱼及本地淡水野杂鱼,在大规模养殖生产中多投喂“面条鱼”等海水杂鱼为主,平时投喂以“八成饱”为度,太饱易造成慢性肠炎和脂肪肝,这是造成黑鱼越冬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实践,我们认为黑鱼投饲应掌握:前期投喂八成饱,后期改喂淡水小杂鱼的做法,效果很好。其做法是在10月中旬,即越冬停食前1个半月,停喂含脂较高的面条鱼,改喂淡水鲫鱼为主的野杂鱼,并逐步减少投喂量至停食。无论海水杂鱼还是淡水杂鱼,皆应保持鲜度,腐烂变质有异味的饵料鱼应禁止投喂。

5、疾病预防:停食前45天,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要求,每隔5天左右,投喂药饵。药饵制法是:每公斤饵料拌肝胆灵20g,大黄300g,混饵投喂,可有效预防黑鱼易得的脂肪肝、传染性胰腺坏死(1PN)等疾病。其次,在春季开食前半个月,每隔15天用生石灰以每亩20kg的用量化浆全池泼洒消毒,一般连续进行四次,可有效防止水霉病的侵袭,提高越冬成活率。

6、减少拉网锻炼:有的养鱼户片面认为,拉网锻炼可使黑鱼强身健体,增强抗病免疫能力,这从另一方面加大了黑鱼越冬死亡的频率和数量,生产中发现越冬前后拉网多的鱼塘,由于此时水温较低,拉网易使性情凶猛的黑鱼因受惊窜跳而身受伤,为“水霉”侵袭提供了条件,常发现拉网后数日可见长满棉绒状水霉的病鱼沿池巡游,继而死亡,我们认为,确定越冬的黑鱼种群越冬应减少拉网次数,越冬期间更应禁止此类操作。(摘自渔业致富指南)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