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产量 提高质量 实施名牌
511
切换pc版

专家把“脉”水果产业 在最近召开的第四届“新世纪中国农业发展高层专家论坛”上,农业部有关专家就我国加入WTO后水果产业受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专家在分析我国水果产业现状时指出,我国水果产量高速增长,未来10年有可能继续保持10%的增长速度,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尖锐。从1993年开始,我国果园面积和果品总产量已经超过印度、巴西和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位。但水果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国内,水果的出口量均占总产量的1%左右,仅占世界水果贸易量的2%,对水果业的国际贸易影响不大。 专家指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我国的水果产业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生产方式上,我国的果园生产方式比较落后,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不高。在产品质量方面,我国水果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都不高,达到出口标准的高档果率不足5%。在产品价格方面,优质高档果的价格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与进口水果相比,价格竞争力较差。在产后商品化处理方面,发达国家的商品化处理量几乎达到了100%,但我国的处理量还不到总产量的1%。在产品营销方式上,还停留在果熟才找出路的无序竞争阶段,造成“内销不旺,外销不畅”的局面。 专家指出,加入WTO后,水果的关税减让幅度可能达66%—70%,进口水果将大幅度增加。有利的方面是可以从根本上杜绝水果走私。不利的方面是我国水果业将会受到巨大的冲击。 我国将丢失一部分中高档水果市场。国内市场以柑橘为例,随着柑橘进口关税的税率由40%逐步下降到12%,美国、巴西柑橘与国内优质产品的价格差进一步缩小,使我国柑橘产销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在国际市场上,苹果、香梨、荔枝等我国原本有出口优势的产品,受质量、保鲜水平、贮藏条件等因素限制,短期内也不可能大量出口。 果农的经济收入将受到影响。长江流域的柑橘种植产业经过10多年的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南方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之一。受柑橘大量进口的冲击,这些地区的农民收入可能要减少。 专家指出,造成上述困难的关键在于,我国水果产品的综合质量和生产效率低。他们认为,从长期来看,我国水果业同样存在着潜在的机遇。 首先,可以进一步发挥我国水果业潜力,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水果业属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我国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且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 其次,有利于促进水果业的结构调整,充分发挥我国自然资源潜力。目前,我国的水果生产结构仍是以数量增加为主要特征,加入WTO后,必然要求尽快改变当前果树种植比例和品种不合理,鲜食水果与加工业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再次,有利于建立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形势的水果产销政策体系和流通机制。 面对入世后的种种机遇和挑战,专家提出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特别加以重视: 一是分类指导,重新确定水果业发展战略。苹果、柑橘等大宗水果品种,近期要以提高品质、控制产量为主,积极发展加工品种。对于有出口优势的品种,要明确出口导向战略,按照国际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将发展的重点放在产后储藏、保鲜和加工上来,提高出口附加值。对于我国特有的水果品种,要组织力量提高品质,采取各种方式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使其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 要把果品加工业作为水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当前要重点提高水果产后的商品化处理水平,增加水果的贮藏和保鲜比例;要鼓励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资金,改造我国现有的水果加工企业,形成规模经营。 二是运用现代营销方式,开拓水果产品市场。杜绝乱设关卡、乱收费现象,开辟全面性的水果运销“绿色通道”,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三是国家要在市场经济中准确定位,明确支持重点,促进水果业的发展。建议国家投资建设“水果种质资源保护库”,保护、研发水果种质资源,培育新的水果优良品种,为水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加快果树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和科技推广体系的建设,推广以高质量为主的整套技术措施,提高果农的生产管理水平和果品的商品质量。尽快制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水果生产和出口标准,并建立相应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重视果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及时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 四是实行名牌战略,带动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建设。要促进水果种植向最适宜地区集中,在全国形成果树栽培区域化的生产格局。同时,要促进各地区发展优质水果商品基地和适应国际潮流的绿色果品基地,建设一批我国特有的优质水果品种,树立一批我国的果品名牌。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