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养鳗规模刻不容缓
324
切换pc版

眼下,正是我国养鳗业最悲壮的时刻——养鳗技术炉火纯青,鳗鱼产量创历史新高,鳗价却跌至历史低谷,养鳗业几乎全线亏损。 鳗鱼是我国出口创汇最多的农产品,年产值逾百亿元。这一大产业出现今天这种被动局面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养鳗业是一个很特殊的行业,一方面是苗种和产品“两头在外”,苗种大部分依靠进口,80%的成鳗要靠出口;另一方面是终端市场单一。鳗鱼消费市场主要在日本,其他国家消费量十分有限。据统计,日本每年消费鳗鱼在13万吨左右,而中国大陆的产量已达15万吨,更何况日本、韩国和我国的台湾每年尚有几万吨的产量。如果说,前几年大家对造成鳗价低迷的原因还有不同看法的话,经过了自1996年以来鳗价随着投苗量不断增加而持续下滑的惨痛教训,大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盲目加大投苗量,养殖规模恶性膨胀,产品严重供大于求,是导致鳗价大幅度下跌的罪魁祸首。 控制养鳗规模刻不容缓!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养鳗业能否尽快走出困境,取决于对鳗鱼供求平衡状况的把握。要控制养殖规模,政府宏观调控可能起一些作用,但最终的主动权还是在养鳗者手里。据福建省鳗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01年我国(含台湾省)共投日本鳗苗100吨、欧洲鳗苗80吨,可生产成鳗10万吨以上,绝大部分将在今年出池,今年市场压力颇大。业内人士认为,2002鳗年度应少投苗或不投苗,投苗总规模要控制在上年度投苗量的50%以下,才有可能缓解目前供过于求的窘况。如果大家还抱着搏一搏的侥幸心理或“别人少投,我正好多投”的投机取巧心理,那无异于集体自杀。他们还分析认为,减少投苗量不但不会给养殖业者带来损失,而且可以减轻业者的资金压力和市场风险,业者还有希望从今年鳗价回升中获得更高的回报。 令人欣喜的是,在新的投苗季节来临之际,福建省的数百家养鳗场老板联合签名发出“倡议书”,呼吁全国鳗农联合起来,通过签订自律公约,减少投苗量,控制养殖规模;请求国家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鳗苗进口,加大对鳗苗走私的打击力度,重奖举报者;建议全国鳗联与日本、台湾的鳗业组织协商,共同削减投苗量。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