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有大量果菜因保存不善而腐烂。专家指出,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果菜保鲜产业的发展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越显重要。 近年来,我国果菜业获得长足发展,已跃居世界首位。据统计,2000年,我国蔬菜产量近3亿吨,水果产量达到6000多万吨。然而,果菜腐烂严重现象却是不争的现实。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果菜腐烂超过8000万吨,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750亿元,占整个行业产值的30%以上。 在农产品销路不畅时,这一现象尤为突出。山东作为全国的蔬菜、果品第一大省,同样有这种切肤之痛。记者曾在济南市八里桥果品市场看到,大量果品腐烂,有的被成箱扔掉。在沂蒙山区的果农家里,农民卖不出的果子,没法存,有的喂了猪,许多果农含泪砍树。 即使是在水果销路较畅的情况下,保鲜措施不够造成的损失仍较大。山东省果菜保鲜研究所专家潘恩民介绍,海南省近年来生产的热带水果在北方市场非常受欢迎,但是因为包装保鲜措施不力,在储存运输中的损失一般都超过两成,远距离销售的价差收入被储运损失蚕食大半。 潘恩民指出,果菜保鲜期很短,而且要经过采收、运输、等待销售、等待消费四个阶段才能完成消费,保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保鲜可拉平供给时间,将果菜产品的供需均衡线置于合理的价格水平。 专家认为,保鲜对农民增收意义重大。山东省农业厅多种经营办公室主任刘成禄指出,农业增收有两个保险性因素:加工和保鲜。农产品有相对过剩和绝对过剩的问题,绝对过剩需要加工,改变其最终形式;相对过剩需保鲜,延长供给期。目前我国果菜生产大部分属于相对过剩,即结构性、区域性或季节性过剩,如果能解决好保鲜问题,可使农民增收实现新突破。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如果使我国果蔬损耗率降低3%-5%,国家每年可减少果品损耗200万吨,减少蔬菜损耗1000多万吨。如果贮藏保鲜量占到总产量的15%-20%,全国的果蔬产值可增加120-1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