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大水面的人工养殖技术
370
切换pc版

大水面养殖河蟹具有简便易行,投入少,见效快,收益高等特点,在我省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结合我省开展养殖河蟹的实际情况,将河蟹大水面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河蟹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1、生活习性 河蟹的一生大约为两年,大部分时间是在淡水中生活,只是在繁殖时,河蟹游至河口浅海中产卵。河蟹的一生要经历五个阶段,即受精卵、蚤状幼体、大眼幼体、幼蟹和成蟹。各阶段生活习性有所差异。在蚤状幼体阶段,需要生活在半咸水或海水的环境里。蚤状幼体变为大眼幼体后,即进入蟹苗阶段,从浮游生活过渡到既能游泳,又能爬行和登陆,并能离开海水环境,在淡水水域中生活,大眼幼体变态为幼蟹 蟹种 后,一直到成蟹,主要生活在淡水中,栖息在水底的洞穴中。 2、食性 河蟹在蚤状幼体初期以浮游植物的藻类为食,以后逐渐转为杂食性,并偏爱动物性饲料,如鱼、虾、螺、蚌、蚬、蠕虫、水生昆虫等,并残害同类,对动物尸体特别感兴趣。但在自然水域中,植物性饲料比动物性饲料更容易获得,因此,在河蟹的胃中植物性饲料占主要部分,如芦苇、轮叶黑藻、菹草、苦草和小茨藻等水草。 3、蜕壳与生长 河蟹的一生要经历许多次蜕壳。河蟹的一生大致要蜕壳18次。每蜕壳一次后,河蟹体积增大,体重也随后增加。 4、繁殖 一般秋季9月份以后,成蟹性成熟后,开始生殖洄游,顺着河流下游到河口浅海中。每年的10月底至第二年的3月份,是河蟹的产卵盛期。一般水温8℃以上时,河蟹交配产卵。人工繁殖就是将捕捞的性成熟河蟹放在人工配制的海水中促使其产卵。 二、河蟹大水面养殖技术 河蟹的人工养殖可分为人工繁殖、蟹苗培育、成蟹养殖三个养殖环节,适合我省大水面开展的养殖环节是成蟹养殖,就是将规格80~240只/公斤的幼蟹养成规格6~10只/公斤的商品蟹。 1、养殖水域的选择 应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水位较为稳定,水草丰富,螺蚬较多的湖泊、水库等大水面进行养殖。水草不多可以进行人工种植。螺蚬少,可人工投放。浅水湖泊、水库养殖效果好。 2、蟹种放养 1) 蟹种质量要求 选购好蟹种,是养殖河蟹非常关键的一环。蟹种要求规格整齐,大小适中,附肢齐全,体质健壮。如何鉴别蟹种质量的好坏呢 一是看体色。刚出水或离水时间不太长的蟹种背甲以青灰色为好,壳色鲜艳有亮光。如蟹种离水时间过长,会导致体内严重失水,使背甲壳色变淡,呈浅黄色,这种蟹种虽未死,但放养后会陆续死光。二是看活动。好蟹种爬行活跃,运动自如,活泼,将蟹种弄翻身能立即翻过来。也可抓一把蟹种入放在地上,如果看到蟹种立即四散逃跑,即为好蟹种。三是看肢体,看螯足和步足是否齐全,是否有损伤。 2) 蟹种运输 蟹种是在春季4月份运输。蟹种运输必须掌握低温 5~10℃ 、通气、潮湿和防止蟹种活动四项技术关键。具体方法是先将待运的蟹种放在蟹笼 或可密封的网箱内 ,然后放在河流或微流水中,经4~6小时吊养,待其肠道内粪便排空后,再将蟹种放入浸湿的蒲包内或规格60cm×40cm的聚乙烯网袋内,蟹背向上,一般每蒲包装蟹种15公斤左右,聚乙烯网袋可装蟹种5~10公斤,然后扎紧,放入大小相同的竹筐或泡沫箱,袋口一定要扎紧,使河蟹在袋内不能活动。泡沫箱要在箱的四壁钻孔,以便通气。运输车可采用汽车、火车均可。装车前,在车内铺一层草,并用水淋湿。运输过程中要防止风吹。在气温5~10℃运输,只要保持通气、潮湿的环境,24小时不必开包查看,运输成活率可达95%%以上。 3) 放养密度和放养方法 蟹种规格要求80~240只/公斤,这一规格的蟹种也称扣蟹。每亩水面放养扣蟹10~20只。放养前,先将扣蟹进行缓苗处理,将扣蟹连同网袋一起放入水中浸泡1~2分钟,取出在空气中放置3~5分钟,如此反复2~3次,待扣蟹充分吸水,适应水域环境后,将蟹种装在船上放养。放养点要远离排水口,应选在水草多,风浪小,天然饵料丰富的湖 库 湾,多选一些放养点。放养时将蟹种从袋中倒在船上,让蟹种自己爬到水中,尽可能放均匀一些,范围放大一些。 3、日常管理 在水域的进排水口处设置双层拦网,用于防逃。拦网可采用聚乙烯网片或钢丝网。平时要经常检查拦网有无破洞,如有要及时修补。汛期要注意管理好防逃设备,防止洪水冲毁防逃设备。在河蟹生长期,禁止打水草,禁止放鸭,禁止用网具进行捕捞作业。注意防止含有有机磷或菊酯类药物的污水进入水域,也不要在水域使用这类药物。 4、成蟹捕捞 一般在八月底至九月上旬捕捞。捕捞太晚,河蟹性成熟就会四处向外逃逸,进行生殖洄游。因此捕捞一定要赶在成蟹自然生殖洄游前集中力量捕捞,通常用地笼和蟹簖 迷魂阵 进行定置张捕,也可用丝网,每天傍晚或早晨取一次蟹,反复进行,捕捞效果不错。进入性成熟季节,河蟹夜晚都要上滩爬行觅食,或作生殖洄游爬行,此时可组织人力,利用灯光诱捕,巡回捕捉,多次进行。 1) 蟹簖捕捞:蟹簖也称迷魂阵,是一种常见的捕捞工具,适合在浅水湖泊、水库进行河蟹大规模捕捞。它以网墙作导网,诱导河蟹进入网袋中。网袋有7~10节,10米长左右,进口大,出口小,呈圆形或方形,沉入水底,进口处前几节每节都有悬空的倒网,能进不能出。网袋固定在网墙的喇叭口处,网袋内的河蟹早晚各倒一次即可。 2) 地龙捕捞:地龙也是一种常见的捕捞网具。它有很多节,长度10米到几十米的都有,呈长方形,每节有入口,能进不能出,经过几节后,有一网袋,捕捞时河蟹最后进入网袋。捕蟹时,将地龙沉入水底,上面拴一浮漂作为标记。网袋内的河蟹早晚各倒一次即可,河蟹倒出后,将袋口扎好后放回原位。 3) 丝网捕捞:丝网也称刺网、挂网,一般每条丝网网长50米,网高1米左右,网目6郾5~8厘米。下午3~4时开始放网,每隔1~2小时,收网取蟹一次,清晨收网,捕蟹作业结束。在摘取网上的河蟹时要小心,避免扯坏网衣。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