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水稻台农67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481
切换pc版

莆田县农技推广中心于1989年8月从台湾引进50克台农67号种子、在黄石镇江东村科技组试种三年五季,加速繁殖,1992年晚季发展达30亩,平均亩产508公斤;1993年在山区大洋乡作中稻种植,共推广1070亩,平均亩产525.5公斤。据统计1996年全市共推广8万多亩,其中中稻2.5万亩,晚稻5.6万亩。据多点测产验收,中稻单产稳定在500公斤左右,晚稻单产均在450~500公斤,深受广大农民户欢迎。该品种1995年通过莆田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一、主要特征性 1.农艺性状 株高适中,作双晚栽培株高92~96.4cm,中稻115~120cm。株型紧凑,茎杆坚韧,叶片窄而挺直,叶色绿而不浓,后期转色好,分蘖力中等。平均每穗实粒数90粒以上,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6~27克,抽穗快速整齐,脱粒性好。 2.生育期 该品种属中熟品种,全生育期中稻(单季稻)145天左右,双晚130天左右。 3.抗性方面 据田间调查,较抗白叶枯病和稻飞虱,强抗细条病,轻感稻瘟病、稻曲病和纹枯病。耐肥抗倒,抗寒抗旱能力强,适宜平原高产区和部分沿海双晚种植,尤其在山区作中稻栽培增产显著。 4.米质优 米粒半透明,煮稀饭柔软,煮干饭松软不粘,糙米率为70~72%,直链淀粉20.5%,粗蛋白含量8.7%。市场销售价比一般的大米提高40%左右。 二、主要的高产栽培技术 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总结几年来的实践经验,该品种作中稻栽培,最佳播种期在4月上旬未,5月上旬插秧,秧龄30~35天,亩播种量40公斤,大田亩用种量5~6公斤;晚稻宜7月上旬播种,8月初插秧,不超过立秋季节,秋龄掌握在20~25天。育秧方式以软盘育秧或旱育秧产量最好,比一般湿润秧亩增40~60公斤。 2.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 中稻采用6×5寸或6×6寸,亩插1.6~2万丛,丛插7~8本,亩插基本苗14~16万苗,有效穗18~22万穗。晚稻采用5×6寸、亩插2~2.2万丛,丛插7~8本,亩插基本苗16~18万苗,亩有效穗20~22万穗。 3.科学施肥,巧施穗肥 该品种比一般常规稻施肥量大,据大洋乡中稻试种显示,亩产500公斤,需施纯氮11~12公斤,五氧化二磷5.5~6公斤,纯钾3~3.5公斤,其氮磷钾比例为1:0.5:0.3。山区土壤缺磷钾,应适增施磷钾肥。穗肥掌握在幼穗分化4期左右施下,亩施尿素5公斤。作晚稻栽培要重施基肥,早施分蘖肥,亩产500公斤,需施纯氮10公斤,纯磷5公斤,纯钾7公斤,其比例为1:0.5:0.7。穗肥应视苗情而定,不硬性施下,在幼穗分化2~3期施下。 4.强化田管,注重病虫防治 在抓水肥管理的基础上,该品种要注重抓好病虫防治,主要病虫有螟虫、稻飞虱、稻曲病、稻瘟病、纹枯病等,一要做好种子消毒,二要认真过好烤田关,三要做好病虫测报工作,特别要过好治螟保产关,在破口吐穗期要全面喷施三环唑,防止穗颈瘟发生。

下附件: 点击下载附件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