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走廊的美学原则
275
切换pc版

园林路系统和园林式小区只是绿色走廊的细部。绿色走廊的主体骨架是江河湖泊、随山川起伏的森林。自然生态孕育了它们,它们又养育着万千生物和人,其中自有深厚的“道”韵。森林就城市来说一般指涵盖成片林地、森林公园、林带和林带网的概念。城市自然地形中的生态林要设立自然森林公园,并作为城市首要的自然保护区,原则是按其原貌保护。自然生态林只能因生态规律生灭,不能人为毁坏。 公园和人工林等是绿色走廊的次级构架。它们主要属于人工生态,需要精心规划和设计。它应该围绕着整体构筑的绿化网络来进行,以便在网络上串起人工林地和公园湖泊。构建绿网,一个方案是同心圆呈逐波放射状构成。如以城市中心为圆心向外构筑一圈圈环形林带。再在圆周上基本匀称地定点,取直径放射状地修筑干道,在干道上营建林带,造林荫路,形成林带网。另一方案是园林路工程,利用现有马路棋盘式地构筑绿化网络,再串起园林小区。 这样构成的城市绿色走廊必然使城区与郊区自然山川江湖的生态系统联成一体,构成一个均衡分布的城市绿野。它在自身价值的体现中贯穿着几条美学原则。 首先,绿色走廊的规划要围绕着建设城市家园这一核心。理想家园是自然家园、精神家园和社会家园的统一。拿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来说,一个城市是构建带形绿色走廊、星形绿色走廊还是同心圆绿色走廊,这没有统一模式,应该与自然山川江湖的生态特点相结合。其首要原则是遵循和保护自然生态。优秀的城市规划应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原有的和现存的山丘、河流、湖泊、植被、林木等自然因素。在岭南的原初自然生态中,山水相依,绿野相连,天然拥有绿色走廊。我们看绘制于康熙24年(公元1685年)的广州府舆图,山峰蓝绿,水泛柔波。南北向有四条河流沿山穿行。从东到西数,一是从白云山流出,大致沿现今广州大道流入洛溪大桥处江面;二是越秀山东侧流出,沿越秀山、禺山、番山东侧入江;三是在现今西湾路一带到流花湖再到沙面,一条大河浩浩荡荡,与人民桥处珠江河面等宽,现在只剩流花湖一池死水了;四是珠江大桥横跨的珠江支流。这四条河连同两边山峦如能保存,那是四条天然的绿色走廊哪,大自然待广州人不薄! 二是要保护自然也要“再现”自然。将远处的自然景色借用或引入城市中,再现自然,这种手法在我国城市建设史尤其是园林艺术史中比比皆是。再现自然的手法主要有两类:一是侧重于还原自然,求其天造地设之效;另一种是工于构造意境,以小见大,求其人文之趣。它们的共通点是崇尚自然,与自然紧密结合。 第三条原则是生态模式与人文模式的统一。我们寻求生态与人文统一的模式不能照搬北方,应发挥岭南自然山河的特色和优势。北方肃杀的冬天千里冰封,银装素裹,岭南则四季绿意盎然。灵动的水养育出岭南文化灵动的风格。位于亚热带和珠江水系的广州等城市,发扬水文化,建设以立体绿为主要空间特征,以自然山河为绿色走廊总骨架的绿色城市,是既适合自身生态特色又符合自身文化传统的。 第四是共生原则。它强调人与生物和自然共生,将人的生活、城市功能与城市的建筑及环境设计进行协调和融合。美国城市设计评价准则(USRE)有条重要原则:建筑与环境要互相适应。它被引申到统一城市与生态的规划中。现在城市状况是森林和公园孤零零地立于大片楼房中,生态不连接,自然风无通路。所以提倡将自然山河、公园、小区和园林路网络串成系统的绿色走廊是很有价值的。 五是生命美学原则。绿色走廊和绿色城市可以看作是人在现代生态的境况下,对生命的条件和秩序进行重新安排的一个系统构建。生命是美的,表现生命活动的生活是美的,符合生命活动需要的生态就是美的。美的形式必然是符合生命的形式,也是符合生态平衡的形式。它与生命一样具有节奏性、成长性、动态性、力和有机整体性等形式特征,体现了生命的内在本质和目的。形式是生命得以永远新鲜活泼的存在方式,人类因此发展出整齐一律、重复、反复、均衡、对称、对比、比例、协调、节奏、韵律、多样统一等形式美。这是在构筑绿色走廊,建设绿色城市中必须贯穿的。这里,美学与生态、科学相通、互补,表现着人们对家园的情感追求和形式创造。

下附件: 点击下载附件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