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塍豆高产栽培经验
585
切换pc版

林昌庭 赵华仙 刘赵康 吴飞 林日长 吴卫华 陈力 近年来,景宁县大力发展田塍豆生产,连年获得丰收。1999年,全县种植田塍豆的大田有8.56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经折算相当于增加大豆净种面积1.07万亩。田塍豆总产量达147.87万千克,折合平均亩产为138.2千克。现将田塍豆获高产的栽培经验归纳如下。 1.选用良种,适时育苗 田塍种大豆既无前作,又无后茬,时间充裕。因此宜选用生育期偏长、产量较高的优良品种,如:九月黄、八月拔、九都豆、十不要、牛吃档等品种。大豆品种适应范围较小,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的海拔高度、地形地貌和土壤肥力选用抗病、高产的良种进行种植。高山地区选用生育期较短、株形紧凑、抗锈病的品种;低山地区则可选用生育期较长、产量高的品种。山区由于鸟害、鼠害较严重,种植田塍豆一般不宜直播,应大力提倡育苗移栽,以促全苗,并有利于适时早播。播种育苗前抢晴天晒种1~2天,然后选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避风向阳的菜地做苗床,一般每平方米播豆种300~350克,最多不超过400克,做到稀播匀播,以资培育壮苗。播后及时覆盖地膜或一层1~2厘米厚的稻草,出苗后及时揭去覆盖物。据调查,多数农民是在水稻插秧前10~15天播种育苗,苗龄一般为7~10天。水稻栽插之前先将田塍豆移栽完毕,再进行插秧。这样可错开农事,解决种田塍豆与水稻生产争劳力的矛盾,有利稻、豆双丰收。 2.铲岸培泥,适时移栽 铲岸(当地亦叫“做田塍”)是指将上年已种过大豆的田塍上的老泥铲回到稻田中去,然后重新取稻田中的糊泥培在田塍上。新垒田塍要求面宽20~25厘米,底宽25~30厘米,高30厘米左右。据调查,凡是高产的田塍豆,在移栽前,必是先在田塍上挖好移栽穴,在穴内施少量的钙镁磷肥或人粪尿拌焦泥灰作基肥。穴距一般为20~225厘米,穴深3~5厘米。移栽时豆苗不能直接与肥料接触,并以豆苗真叶尚未展开时移栽为宜。大多数农民移栽田塍豆时均是先将豆苗拔起,用清水洗净泥土及粘附在子叶上的种皮膜,并剪去主根的2/3后再栽。同时要做到随拔随栽,不种隔夜苗。 3.科学用肥,加强管理 大豆施肥应以有机肥、磷肥为主。基肥一般在移栽前10~15天施用。一般亩用300千克垃圾碎屑、500千克焦泥灰加100千克人粪尿;或700~1000千克焦泥灰加过磷酸钙50千克、人粪尿100千克堆沤备用。田塍种大豆一般不必中耕松土,每次施肥应先将上述堆沤好的肥料一小撮施于离豆株基部3~5厘米的地方(以防肥料伤害茎叶),然后再从稻田中挖糊泥,培于豆株周围盖住肥料,糊泥堆宽20~25厘米,厚2~3厘米,以起到保肥、压根、护株的作用。田塍豆追肥一般在花芽分化期进行,不能太迟。为了防止田塍豆徒长倒伏和减少落花落荚,可在初花期亩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100克加水75千克稀释后再均匀喷雾在叶片上,以喷湿豆株为度。如果再配合花期施氮,并亩用磷酸二氢钾100克、钼肥25克、硼砂100克,冲水50千克在初花期连续喷2次,则增产效果更显著。田塍容易滋生杂草,故在大豆开花前要将田埂上的杂草铲光,以促大豆健壮成长。此外,还要做好大豆病虫害防治工作。

下附件: 点击下载附件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