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一个创新课题组经过多年研究,成功开发出以印楝种仁为原料,用脱脂、提取、分离等技术提取较高的印楝素的制备工艺。 印楝为楝科常绿乔木。原产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国家,是一种喜温耐旱的多用途速生树种,3至4年开始开花结实,7至8年后进入盛果期,生产期可持续200年。在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印楝因两种作用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一是可作为防治干热地区荒漠化的造林树种,二是其种子可用来制备无化害生物农药。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种植印楝,30多个国家在开展栽培和利用研究。据介绍,印楝农药不但可杀灭8至200余种昆虫,而且能杀灭螨虫、线虫、细菌、真菌和病毒;用印楝制备的药物对人体某些炎症、疾病具有疗效,并可充当治疗家畜、家禽的兽药。印楝的开发利用在近30年发展异常迅猛,目前已成为生物农药国际商业性开发的热点。第三代农药——无公害农药替代化学农药是世界农药发展的方向,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污染环境、食品,对家畜、家禽和有益生物造成严重危害,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并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威胁。长期使用化学农药的结果是害虫种群优化,防治难度和生产成本逐年增加。印楝生物农药对温血动物无毒,使用安全,防治对象不易产生抗性。印楝是现知生产无公害农药的最佳植物种类,可望在不远的将来代替或部分代替化学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