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巴丁鱼的养殖
538
切换pc版

一、生物学特性 水晶巴丁鱼属鲶形目,原产于马来西亚、泰国等地的江河湖泊中,是东南亚国家重要的养殖优良品种。该鱼外观美丽,鱼苗呈粉红色,成鱼颜色变浅,外表和广东西江鱼极其相似;肉质鲜美、无小刺;喜群集,栖息于水体中下层,性活泼,常上浮水面,能在空气中呼吸,对低氧的耐受能力强。生长适温为20~30℃,对低温的耐受能力差;当水温下降至14℃时,活动减少甚至停止摄食,水温超过35℃时摄食减少。水晶巴丁鱼食性杂,生长快,当年鱼苗每尾就可生长到1~2公斤。主要食水生昆虫、各种腐败动物尸体及植物碎屑,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食用豆饼、米糠、玉米、鱼粉等配制的人工合成饲料。 二、鱼种培育 引进3~4厘米的鱼苗,先放在水泥池进行强化培育,放苗密度500尾/立方米水体。前期投喂经冲洗、消毒后的红虫,每天投喂2~3次,后期逐步驯化投喂鳗鱼饲料,直至完全以鳗饲料为主。标粗期间每天应及时消除残饲及杂物,并适当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氧气充足。大约培育15天左右,鱼苗达到6~8厘米,即可投放池塘养殖。 三、成鱼养殖 池塘要经常消毒,消除敌害野生物。投放鱼种前要试水,投苗密度1000~1500尾/667平方米。养殖初期投喂以鳗饲料为主,每天投喂两次,投喂时间以上午9时及下午4时为好,投喂量为鱼体重的6%~8%;10天后以鳗饲料掺入黄粉投喂,掺入量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增加;1个月后,可投喂量占鱼体重的3%~5%;养殖4个月后,鱼体重可达0.8~1公斤。 四、病害防治 水晶巴丁鱼病害较少,鱼苗期主要感染车轮虫病,可用0.5微克硫酸铜和0.2微克硫酸亚铁合剂治疗,效果很好。成鱼养殖时要注意不要投喂腐烂变质的饲料,不要投喂过量食物,不要饥饱不均,以免鱼体肠胃不适而造成病害的发生。 广东省科协专稿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