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食用菌----白环柄菇
429
切换pc版

白环柄菇[Lepiod alba(Breasad)Sacc Syll Fung.]属担子菌亚门,伞菌目,伞菌科,环柄菇属。菌盖和菌柄洁白无瑕,菌肉味美可口。 该菌属高温型菌类,适合盛夏高温季节生产,其产量与品质超过“高温蘑菇”。但比“高温蘑菇”更易栽培,经济效益显著。鲜菇每千克价格在10元以上,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新型食用菌。 野生白环柄菇多发生在6月--9月,生于林间草地,我国南北方都有分布。主要从各种天然有机物如牲畜粪、农作物秸秆、野草等茎秆中分解吸收营养,利用各种农作物秸秆、牲畜粪、麸皮、米糠都可栽培生产,一般生物转化率达100%以上。 一、白环柄菇的生物学特性 1.温度。白环柄菇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5℃--26℃,菇体发育温度以20℃--28℃为最合适。温度高,籽实体形成快。超过30℃也可出菇。 2.湿度。栽培白环柄菇的培养料含水量为65%,菌丝长势好,生长快。籽实体发育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70%--85%,如湿度过高,会造成菇体腐烂。 3.空气。白环柄菇对空气不敏感,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低对出菇、生长发育都无不良影响。 4.光照。白环柄菇不论是菌丝体及籽实体生长,不论光线强弱对其都无不良影响。 5.酸碱度。白环柄菇菌丝在pH值2--12范围内都可生长,以pH值6--8为最合适。 二、栽培技术 1.季节安排。白环柄菇属高温性菌类,只要温度在18℃--35℃都可生产。我国南北方温度差异明显,应根据本地气候适当安排。制种应提前2个月进行。 2.原料的选择与处理。白环柄菇是典型的腐生菌,主要分解利用稻麦草以及各种农作物秸秆与禾本科杂草类、牲畜粪等。因此,栽培时应选用新鲜无霉变的材料,将其粉碎。常用的配方为:①草屑60%,牛粪18%,米糠20%,石膏与石灰各1%;②菌糠30%,草屑30%,牛粪30%,麸皮6%,石膏与石灰各2%;③草屑40%,牛粪38%,麸皮20%,石灰与磷肥各1%;④菌糠30%,草屑30%,牛粪18%,麸皮2%,石膏、石灰各10%。加水量按料水比为1:1.2--1:1.3。培养料拌匀后堆积4小时--6小时装袋。 3.装袋灭菌、接种。选用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将调制好的培养料装入袋内,边装边压紧,压平料面,中央用直径2厘米粗的木棍扎孔,然后用绳子把袋口扎上,及时灭菌。在100℃的饱和蒸汽下保持14小时--16小时。 白环柄菇也可采用发酵法栽培。培养料配制好后按常规方法建堆发酵,然后降温播种。 4.接种及发菌。接种时将培养料袋口打开,用75%酒精浸泡过的接种铲将菌种铲入培养料袋内,菌种应覆盖培养料表层。接完菌种后将培养料袋转入发菌室。 发菌室在培养料袋未放入前应进行消毒处理,地面用石灰水冲洗,四壁用浓石灰水喷涂,然后再将门窗关闭,用硫磺熏蒸消毒24小时,然后打开门窗通风,干燥后将接种后的培养料袋放入其中进行发菌,袋温控制在28℃左右为最好。温度高低可通过增减培养料袋的堆积高度来加以调节。一般适温下约25天--30天菌丝可长满培养料袋。 三、出菇管理及覆土 白环柄菇菌丝长满袋后即可出菇,可在菌丝长满培养料袋后直接进行出菇或在袋口覆土后再出菇。覆土出菇能促进菌丝纽结及早现原基,使之品质好、产量高。方法是:菌丝长满培养料后,及时转运到出菇场地,将菌袋表面老菌块搔去,覆盖1.5厘米--2厘米厚的细土,覆土湿度调至含水量为65%左右,覆土后菌袋口盖以湿报纸或薄膜。约3天--5天后揭去覆盖物,并在袋口上喷水,使泥土湿润,同时在地面、墙壁四周及空间喷雾,增大空气湿度,将空气湿度提高到80%--90%,3天--5天后即可形成大量的原基。菇蕾形成后逐渐长大,此时喷水不要直接喷到菇体上。一般出菇后5天--15天即可采收。 四、采收加工 白环柄菇菌盖包住菌柄未开伞前采收为宜,此时菇体高达10厘米--15厘米。采收时应整丛拔起,摆放整齐,用塑料袋分装。也可晒干或烘干。 五、采收后的管理 第1潮菇采完后,清理料面,停止喷水3天--5天,以利菌丝恢复生息,以后按上述方法喷水保湿又可继续出第2潮菇。一般可采收4潮--6潮菇。 六、病虫害防治 因白环柄菇是在高温盛夏季节栽培,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易发生病虫危害,出菇场地四周应经常洒生石灰粉,每周应喷洒一次高效低毒速效杀虫剂,不给病虫生长繁殖的机会,做到防患于未然。 233300 安徽省五河县食用菌研究所 邓衍领 摘自于2003年第4期《农村实用科技》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