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稻田生态养殖技术
460
切换pc版

河南省濮阳市水稻田面积已发展到3万多公顷。该市十分重视稻田生态养殖。实践证明,稻田生态渔业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能够向社会提供优质的绿色食品;二是能够提高稻田的综合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三是能够改善稻田的土壤结构,增强地力;四是有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五是能有效利用稻田的生态空间,增加水产品供给。现将濮阳稻田生态养殖模式介绍如下,供农民朋友参考。 一、稻田套养泥鳅 泥鳅是稻田养殖的优良品种,产量高,效益好。稻田养殖泥鳅,应选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土壤较肥沃的稻田,田埂高40--50厘米,底宽在50厘米左右,田埂须夯实以防止外逃。在稻田中开挖鱼沟和鱼溜,设置进排水口并安装好拦鱼设施。 (一)放养时间及密度。一般在早、中稻插秧后10天左右放养体长3.5厘米左右的鳅种,粗放每0.067公顷1.5万--2万尾,精养每0.067公顷放养3万--4万尾。 (二)水稻田间管理。重点抓好两项技术:第一项是施肥技术。以施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施用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最好用腐熟的人粪尿,一般每0.067公顷用量350公斤左右;追肥以化肥为主,应少量多次,用尿素做追肥时,一般每0.067公顷用量应控制在10公斤以内。用复合肥如钙镁磷、钾肥等每次每0.067公顷用量应控制在5公斤以内。施肥后,要及时加注新水,确保泥鳅安全。第二项是用药技术。养泥鳅的稻田,病虫害较少。在预防稻田病虫害时,要选用高效、低毒、降解快、残留少的农药,绝对禁止使用有机剧毒农药。施药方法为:一是先将稻田喷施一半,剩余的另一半稻田隔一天再喷施。如此轮流施药,让泥鳅在田间有回避的场所。二是喷雾时,其喷嘴必须朝上,让药液尽量喷在稻叶上,千万不要泼洒和撒施。施药后,要勤观察、勤巡田,发现泥鳅出现昏迷或迟钝的现象,要立即加注新水或将其及时捕捞上来,集中放入活水中,待其恢复正常后再放入稻田。 (三)泥鳅的日常管理技术。一是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洪排涝工作;二是在稻田搁田、施肥、施药前要事先检查,保证鱼沟、鱼溜畅通;三是可直接投喂水生昆虫、蚯蚓、蛆虫、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饵料,投喂量以占稻田泥鳅体重的3%--5%为宜;四是对稻田中的老鼠、黄鼠狼、水蜈蚣、蛇等敌害生物要及时清除、驱捕。 (四)经济效果分析。濮阳实施稻田养鳅,2002年又取得显著的经济效果。以濮阳市范县杨集乡国胜泥鳅养殖基地为例,当年在1公顷稻田养殖泥鳅,投资苗种费2万元,饲料、肥料900元,共收获泥鳅8750公斤,产值为7.5万元,泥鳅总效益为5.4万元,每0.067公顷中净效益达3600多元。 二、稻田套养成蟹 (一)田间工程建设。养蟹的稻田面积0.7--1.3公顷,稻田水源充足、无污染,土质以粘土为好。在田块四周距田埂50厘米处开挖深0.8--1米、宽3米左右的环沟和田中间开挖深0.5--0.7米、宽2米,坡比为1∶1.5的蟹沟,蟹沟可根据田块形状呈“日、田、目”等字样,环沟与蟹沟相通。实现水大蟹漫游,水小蟹入沟的生存环境。防逃设施为竹竿铁丝支架,双层塑料布围栏,高0.6米,下埋15厘米,周边四角建成漫形圆,不能出现死角。塑料布接头处要紧密。进排水口用一段水龙带两端用40目防逃网扎住,池内一端用支柱撑起,用时放下管头,用完托起,实用又安全。 (二)蟹种投放。在濮阳地区一般于3月左右购进蟹种,先进行池塘暂养。6月15日前后,水稻插秧活棵后,让暂养蟹进入稻田。放养密度一般为800只/0.067公顷。 (三)蟹的饲养管理技术。(1)暂养期间,每日下午5--6时投饲1次,投饲率为1%--3%。蟹入稻田后,前期可适当投喂部分饲料,随着稻田中浮萍、水草的生长,1个月后不再投喂。(2)饲养期间,坚持每天巡田,检查围栏,观察蟹吃食活动情况,晚上要加强防逃。 (四)水稻的种植与管理技术。(1)水稻品种应选用耐肥、抗倒、抗病、产量高、米质好的品种。水稻插秧,宽行稀植,以确保河蟹生活环境通风透气性良好。(2)插秧前一次性施足基肥,以后不再追肥。(3)插秧前对秧苗重施一次防病虫农药,以后不再施农药。 (五)经济效果分析。在该市濮阳县渠村乡,利用2.6公顷稻田,结合部分坑塘养蟹。2001年3月21日投放扣蟹,养至10月份,收获成蟹1975公斤,收获稻谷19685公斤,实现0.067公顷净利润2007.6元。 (河南省濮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杜忠臣,龙藏瑞,孙国庆,邮编:457000) 摘自于2003年第5期《农村养殖技术》

下附件: 点击下载附件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