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笔者对小麦的分蘖、成穗率及穗型进行了定点观察和大面积的实地调查。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一、影响分蘖发生及成穗的因素 据调查,除了施肥水平和土壤质地的差别外,主要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肥料运筹不当。由于早期速效肥的不足,小麦3--4叶期苗势细弱,是导致麦苗第一叶位空位的首要原因。定点田块中,除有机肥外,每1000平方米施40--50kg碳酸氢铵作基肥,比对照田分蘖期提前3--6天,第一叶位分蘖增加7.5%--18.0%,平均单株分蘖在冬前和越冬期分别多0.35--0.60和0.45--1.12个,群体分蘖高峰期也相应提前。而以同量化肥分腊肥和返青肥两期施用的田块,高位分蘖明显增多,但分蘖的成穗率仍低于前者。在基本苗相同的几种肥料几种施肥方法的试验中,成穗率居首位的要算化肥用作中层基肥和拔节肥两次施用的小区。 (二)基本苗数过多。在施肥水平和运筹方法相同时,每1000平方米基本苗30.0万比37.5万苗的冬前分蘖比例明显增高,1--3叶的空位减少,单株成穗率(包括主茎)提高22%--26%,每亩穗数接近。前者每穗平均粒数增0.9--1.7粒;每1000平方米基本苗超过38万时,穗型整齐度下降,下脚小穗增加,每穗粒数明显减少;当每1000平方米基本苗超过45--50万时,基本无分蘖穗。 (三)“三籽”苗较严重。由于整地、播种质量差,在生产上存在深籽(籽埋过深)、丛籽(籽挤在一起)、露籽即“三籽”苗。“深籽”苗因种子养分被消耗而形成地中茎、胚芽鞘和叶片伸长,苗势细弱,分蘖推迟,发生的一般是3--4叶分蘖。“丛籽”苗的分蘖期推迟,早期的1--3叶分蘖明显减少,随着苗龄增大,株间郁闭日趋严重。由于单株营养面积小,光照条件差,分蘖在争夺空间营养的过程中,大部分两级分化成弱势蘖。“露籽”苗的分蘖虽早,但根系发育差,分蘖表现为叶片短窄、丛生、素质下降。因此,三籽苗极少有分蘖能成穗。 (四)秋冬气温偏低。冬前和越冬期气温偏低的年份,由于分蘖发生和生长的热量不足,分蘖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对大面积麦田分蘖的影响往往较高肥水麦田大。所以寒秋冷冬年份易导致大面积麦田的分蘖和穗数不足。 二、提高分蘖成穗率的措施 提高分蘖成穗,应立足于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增加冬前和越冬期的大分蘖,力争第一叶位分蘖不空位,并提高1--3叶分蘖的成穗率,从而增加分蘖数的比重,把分蘖穗的比例逐步提高到30%--50%。其主要措施有: (一)降低基本苗。大面积生产每1000平方米基本苗数控制在30--37万之间为宜,争取单株成穗1.5个左右。低肥田块应努力提高施肥水平,以满足分蘖早发和成穗的需要。 (二)集中用肥。一般每1000平方米产量在400kg左右约需氮15kg。在这个水平上,施用方法是:基肥和中层速效肥的用量应占一生用肥的一半以上,随着用量的增加和基本苗的减少,基、中层肥的用量要提高到60%--70%;其余主要用于作拔节孕穗肥,以促进动摇分蘖而提高穗数。在小麦一生中,要切实改变农户有肥就施、滴滴嗒嗒用肥的习惯。此外,小麦的基肥应以农家肥为主,并注意增施磷、钾肥料。 (三)减少“三籽”苗。提高整地、播种质量才能消灭和减少“三籽”苗。要针对天气和土壤情况,做好耕整前的保墒和降湿工作。全层破垡,消灭大垡、暗垡和架空垡,提高播种均匀度,积极推广条播。播种后,搞好秸秆覆盖,以利保墒,增肥,提高小麦出苗整齐度,确保一播全苗。 (四)精细培管。出苗后应早查苗补缺,匀苗补苗;拔除丛籽苗,使单株营养面积均匀合理;增施灰肥盖没露籽。基肥不足的田块,可在两叶期前追施速效苗肥促进壮苗。另外,镇压可以抑制主茎,促进早发分蘖的生长;冬春中耕培土,提高土壤的通气性,促进根系发育,有利于大分蘖的生长。此外,开好“三沟”,降低地下水位,促进根系发育和麦苗的健壮生长。 (湖北省洪湖市府场农技站,别家新,邮编:433226) 摘自2003年第10期《农业科技通讯》
下附件: 点击下载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