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次生潜育化是当前一部分稻田地力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原本是高产稻田,由于栽培和利用方法不当,土壤次生潜育化而沦为中低产田。这些潜育化稻田,犁底层呈青灰色,地下水位高,有些甚至上升至耕作层表。土壤团粒结构遭受严重破坏,以微粒结构为主,孔隙小,通透性差,土壤严重缺氧,土温低,肥料分解利用缓慢,还原性有毒物质增多,地力严重衰退。因此,农民朋友要重视防治稻田次生潜育化。 稻田不冬泡。近年来,由于冬种作物锐减,冬板田和冬泡田明显增多。稻田种双季稻,浸水时间一般达8~9个月之久,如果加上冬泡,稻田差不多整年处于水淹和渍水状态,使稻田地下水位逐年上升,微粒结构逐年增加。据测定,冬泡田每年地下水位上升2~3厘米。连续冬泡5~7年的稻田,其地下水位已上升到耕作层,土壤从以团粒结构为主变为以微粒结构为主,有些甚至沦为深脚田、烂泥田。因此,稻田要冬耕冻垡,不冬泡,降低地下水位,促使磷钾等养分释放。冬耕以翻粗坯为主,一些排水性差的垅田,周围开沟,防止田间积水。 水旱轮作。这对于水稻和旱土作物都有利。稻田潜育化固然与丘陵山区冲垅田多、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等有关,但也与水稻连作有很大关系。为防治稻田潜育化,要推广粮经、粮饲、粮菜等水旱轮作制。如年间水旱轮作。可种植1~3年旱地作物后再轮换种植水稻。旱地作物可选择市场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如甘蔗、棉花、西瓜等)、药材作物(如百合、尾参、白术等)、蔬菜作物(如辣椒、瓜类蔬菜等)、饲料作物(玉米、饲草)等。年内水旱轮作。一是两旱一水:冬季种植油菜、蔬菜、饲草等冬播作物,翌年4~5月套种或接茬种植西瓜、蔬菜、烤烟、玉米、黄豆等,6~7月份种植晚稻。二是一旱一水。3~4月份种经济作物、蔬菜作物、饲料作物,6~7月份收获后接茬种植晚稻。也可种早稻后,接茬种植秋菜、秋玉米等。上述水旱轮作方式,各地可依据当地条件选用。 工程改造。在稻田与山体的交接处修建避洪沟、规格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使排洪能力能承受10年一遇的大洪水。已严重潜育化的稻田要以修建排浸沟改造为主。冲垅田在100米内只开中心排浸沟,冲垅田在100米以上的平坦地段,每隔100米左右开1条主排浸沟,宽0.5~0.6米。主排浸渠上每隔150~200米开一条垂直的支排浸沟,宽0.4~0.5米。沟渠深度视潜育位置而定,全层潜育的主沟渠道1.5~1.8米,中位潜育的主沟渠道深1.2~1.5米,上位潜育沟深1~1.2米。各类沟渠墙体厚度,主排浸渠0.5米以上,支沟渠0.4~0.5米。渠底厚度:主排浸排洪渠0.3米浆砌、支渠0.2米。所有排浸渠一律采用犁底层以下干砌,犁底层及其以上浆砌。浆砌高度保证60厘米。工程措施实施后可配合采用起垅栽培、增施磷钾肥等措施。 摘自:2003.12.9.4版《湖南科技报》
下附件: 点击下载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