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高粱—“泸杂四号”栽培管理技术
361
切换pc版

今年,重庆市承担了该市优质再生高粱基地建设项目,全市实施2万亩,品种主要选用杂交种----泸杂四号。该品种株高约2米,长势旺盛,茎杆粗壮,中散穗型,抗倒伏,再生力强。去年该市大面积示范种植2800亩,平均亩产711公斤,亩产值1150元(其中:头季亩产285公斤,再生季亩产426公斤),具有增产潜力大、效益显著。今年该市再生高粱播种早、质量高,目前大部份高粱苗达5-6叶龄,即将移栽,为切实搞好头季的栽培管理,确保两季获得高产丰收,因此,提出如下关键栽培技术措施: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该市各地均适宜再生高粱栽培。针对今年持续干旱,雨水少的情况,在那些十旱九不收的望天田、高傍田、高台位旱地、田坎等地块改种再生高粱。 2.适时早栽,合理密植:该市最佳移栽期4月20日前,当叶龄达6-7叶时抢雨天前及时移栽。亩栽7000---8000株左右(1.5-1.7×1尺,窝栽双株)。 3.合理施肥:施肥原则是施足底肥,适时追肥,轻施提苗肥,重施拔节孕穗肥,补施穗粒肥。一般中等肥力地块亩用35%的氨基酸专用肥40公斤或50%专用BB肥20公斤和猪粪水1500-2000公斤作底肥。(施肥水平视地块肥力略有增减)。移栽成活后施一次清粪水。拔节期亩用5公斤尿素加1000公斤人畜粪作提苗肥。亩用尿素10-15公斤加人畜粪1000公斤作拔节孕穗肥。若后期脱肥可亩用5公斤尿素+1000公斤人畜粪作穗粒肥。 4.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高粱全生育期易发生蚜虫、螟虫、芒蝇、纹枯病。一般螟虫和芒蝇亩用1.0公斤"呋喃丹"在苗期点心防治;蚜虫用"灭蚜威"或40%的"乐果"乳液1000倍液喷雾防治;穗螟在拔节期、散籽期用"杀虫双"或"敌杀死"800倍液喷雾防治;纹枯病用"井冈霉素"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下附件: 点击下载附件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