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来,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研究、生产成为热点,由于药物作用独特,面对动物食品安全性,近乎成为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替代物,但生产的深度、广度受限。本文就其制约因素进行剖析。 关键词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生产 制约因素 天然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具有防治疾病,改善动物健康状况,提高生产性能,提高饲料利用率,调节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是最早被应用的饲料添加剂。 1、中草药药物成分复杂,检测难度大 1.1 中草药的成分 中草药多为复杂的的有机物,一味中药成分在数十种甚至上百种,它来自植物、矿物和动物,并保持了各种成分结构的自然状态和生物活性。主要成份有:生物碱、甙类、挥发油、鞣质、糖类、氨基酸、蛋白质、酶、油脂、蜡、色素和无机成分。其成份还会因产地环境、气候条件、采收季节、时间不同而有所变化。针对一味中草药发生药理作用的物质化学结构更为复杂,也很难确定某化学成分为药用的唯一有效成分,有些尚不能与中兽医用药的疗效完全吻合。 1.2 检测手段 目前尚缺乏有关中草药添加剂的国家标准和统一的检测手段。添加剂生产企业常见的为感官检测、显微检测,这两种检测方法只能进行药物的简单鉴别,无法就其成分加以判定,更深入的必须进行理化检测、色谱法检测,这两种检测方法又必须是文献报道的已知化学成分,而不能建立在化学预试的基础上。对于未知的化学成分定量检测,由于中草药成分复杂,一般生产企业技术条件受限难以做到。尤其是药物作用的化学成分是企业生产产品的科学依据,若成分不明,企业的生产势必带有盲目性,也就制约产品向深度、精度研究、生产,束缚企业的发展。 2、药物作用机理尚不完全清楚 2.1 中草药的主要作用 目前,用于饲料添加剂的中草药不论是单方或复方,其作用大多借鉴中医药历史资料记载、临床用药经验的累积来确定。中草药具有以下作用:健胃消食、清热解毒、解表退热、抗菌消炎、抗病毒、激素样增重、增强免疫功能、抗应激、镇静、抗寄生虫、促长催肥、促生殖、增蛋、催乳。另外,中草药一般均含有蛋白质、糖、脂肪、淀粉、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可起到一定的营养作用。许多不含维生素成分的中草药也能起到一种维生素的功能作用。可以说中草药作用甚多,用途广泛,效果显著,在许多方面是抗生素无法相比的。 2.2 药物作用机理 国内研究较多的是中草药的配伍及配伍后的作用、效果。一味中草药具有不同的作用;同样,不同中草药也具有相同的作用,有些中草药配伍时不仅有效作用不能发挥,还会产生相反的作用。故在传统中医理论中就产生了中草药配伍时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和七情十八反”的用药原理。但这仅停留在临床用药的经验累积上,未及深入到药物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动物体内的代谢、转化方面。药物作用都有其物质基础,要真正掌握药物作用的机理,首先就必须弄清楚药物作用的化学成分以及在动物机体、组织、细胞内的代谢。再次,这些主要发挥作用的化学物质与动物机体的何种物质发生反应,反应后产生什么变化而达到用药目的。最后,配伍后的中草药,它的作用互补性是如何通过物质转化实现的都应弄清楚。由于中草药作用较多,对动物机体的调节和作用又是多方面的,加之成分复杂,相关研究资料稀少,尚无标准可参照,企业要从药理方面逐一进行试验研究,尚缺乏相应技术、雄厚的资金。 3、中草药的安全性受到质疑 一直以来,总认为中草药是天然的,用作饲料添加剂就是安全的、绿色的,殊不知,既然是药,就有一定的毒性、副作用、残留。 3.1 毒性、副作用 中草药具有以下毒性:(1)抗生育、抗着床及妊娠毒性。如穿心莲,本品用途广泛,现许多兽药厂家生产的纯中药饲料添加剂中都配有此药,但据李光敏报道,本药对小白鼠有显著的抗着床及终止早、中、晚期妊娠的作用;(2)免疫系统毒性。如大黄,可使“虚症”大鼠的胸腺、脾、肠系膜淋巴结等免疫器官变小、减轻;(3)呼吸道、泌尿道、肠道及循环系统毒性。如土木香,本品性辛、苦、温,归肝、脾经,可健胃和脾,调气解郁,据国家医药管理局情报中心报道,本品内酯给家兔口服,大剂量可升高血糖,中等剂量可降低血糖,一般毒性表现为自发性和反射性活动麻痹,随后呼吸停止而死亡。又如苦杏仁,性苦、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口服剂量大易产生中毒,首先作用于延脑的呕吐、呼吸、迷走及血管系统中枢,其中毒机理主要是由于杏仁所含的氢氰酸很易与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反应,从而使细胞的呼吸受抑制,导致死亡。 中草药的副作用主要是致畸、致癌、致突变。如八角、茴香,本品性温,归肝、肾、脾、胃经,添加剂中常用作提高畜禽食欲,从而促进生长。据赵泽贞报道,TA98移码突变型菌株及TA100碱基置换菌株,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诱性试验方法进行纸片点试和渗入法检测受试物,结果S9阳性诊断物2-乙酰氨基芴(a-AFF)出现Rt/Rc≥2,表明有诱变性。又如槟榔是添加剂中用作驱虫促长的中药,但据TanaKa T报道,饮食槟榔对4-羧基喹啉-1-氧化物诱发的口腔癌,N-2-芴基乙酰胺诱发的肝癌具有促癌变作用。再如大黄,据赵军宁等报道,大黄干燥品能引起鸡胚皮肤过度生长,而具细胞毒性,而大黄所含蒽醌类与吖啶相似,可引起伤寒沙门氏菌TAI537的突变。 3.2 中草药的残留 中草药的残留可归纳为有益残留和有害残留。有益残留一般可改变畜禽肉食品的风味或颜色,或可透过胎盘屏障用于治病防病,如(1)用于皮肤颜色的改良剂,如蒲公英、野菊花、栀子、红辣椒等,其中的色素能很好地在畜禽的皮肤、脚趾、蛋黄中残留,改善皮肤及蛋黄的颜色,给人带来视觉享受;(2)用于动物肉体的风味剂,多为一些辛香中药,如花椒、胡椒、桂皮、辣椒、干姜、草果、八角等,其中的挥发油或有效成分在体内残留,可改善肉品风味;(3)用于药物透乳的治疗剂。此类药能很好地残留于乳汁中,通过乳汁到达仔畜,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常见于一些清热解毒药,如大黄、板兰根、苦参、金银花。有害残留,一般可在动物体内产生蓄积性中毒,给肝、肾等造成损害或残留在肉、内脏中给人造成一定的副作用。一味中药,其中的某些成分是否在体内残留或蓄积,残留期有多久,相关资料欠缺。如断肠草一味药,主含钩吻碱,对人极毒,用于畜禽上,钩吻碱可消积、杀虫及健胃,有显著的促进生长作用,但人进食饲喂断肠草中药的动物肉食品及内脏的安全性,全是一个未知数。还有一些矿物类中药,长期添加后,其中的重金属可残留或蓄积在动物肝、肾等组织中。 由于中草药具有毒性、副作用、残留,作为添加剂利用时,就应正确把握,扬长避短。同时对配伍、用量、用法、添加时期、休药期、使用动物都应严格掌握。 4、中草药添加剂配方缺乏科学评定 4.1 现行配方 大多数添加剂生产企业,在制定中草药添加剂配方时,一是借助中医资料记载优选,二是根据中草药的用途、功能进行组方,再通过饲养试验,检验其效果后优选,只注重添加剂的使用效果。一个组方效果显著,发挥作用的是哪些主要化学成分,对药物在动物机体内的变化、作用结果没有更深入研究,甚至组方中忽视有避的一面,片面追求作用、效果。好的组方没有系统的科学试验理论佐证。 4.2 科学制定配方 由于中草药配方尚无固定标准,设计配方时应针对不同动物的特性和生长阶段的需要,按照中医理论“辩证施治,理法方药”的原则,再借助现代科学方法和仪器分析手段,测定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和营养成分,进行组方。组方后必须进行饲养、药理试验研究。优选出针对某一特定畜禽生长发育阶段的配方,同时对该中草药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转化、作用机理进行药理研究,有毒有害成分残留量测定。特别是要进行毒、副作用研究,弃除那些对畜禽机体组织、细胞易产生毒、副作用的方剂或主要成分。只有科学组方,才能保证畜产品的安全性。 5、生产技术不完善 5.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多为粗制品 目前,生产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以原料药的粉碎、搅拌后,直接添加于饲料中。生产设备少,加工成本低,只需根据生产规模大小,选择适宜的粉碎机、混合机及封口机即可。大多数厂家仅停留在现有粗制品的生产水平,造成添加量过高,一般添加量都在1%以上,有的高达10%,不仅产品运输、保存不方便,而且易改变饲料中的营养成分,造成使用困难。加之中草药大都含有辛、苦、咸、酸、甘味,添加量过大影响到饲料的适口性,产品推广难度大。 5.2 缺乏微量化产品 鉴于中草药成分的复杂性、药物作用的多样性,目前微量化产品还相当少,要适应现代化饲料生产工艺要求,就必须针对单方或复方采取不同的方法分离提纯、萃取或精制,获得其有效成分或生物活性物质,制备成预混粉剂、备溶粉剂、颗粒剂、口服液、包衣微囊剂等。 5.3 缺乏系统化产品 中草药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应根据其特性,生产不同作用方向的添加剂,制成专用系列产品,打破目前一组方剂多种畜禽、多种用途、多种作用的局面。如研制生产促产蛋剂、促生长剂、畜产品质量改善剂、蛋黄色泽增加剂、猪肉瘦肉率提高剂、畜产品风味剂、免疫功能促进剂以及饲料加工中的粘合剂、抗氧化剂、香味剂等系列化产品,以适应饲料工业、饲养业发展的要求。 虽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目前还存在上述制约因素,但我们坚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会逐一攻克,我国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优势、传统中医学文化将会得到充分展示。一种对畜禽无毒害、畜产品中无残留、对人类健康无危害、畜禽排泄物对环境无污染、功效卓越的新型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将会独树一帜,成为饲料行业的朝阳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