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素菌秸秆堆肥是用酵素菌堆制发酵的农作物秸秆,由微生物产生多种酶,促进有机物水解,使发酵物分解转化为可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的有机肥料。多年大田作物试验结果表明:如果每667平方米地还田秸秆400公斤左右,1年可使土壤有机质增加0.01%~0.1%,且可增加碱解氨、速效磷和速效钾,使产量增加0.5%以上。尤其是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并且减少化肥用量,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最佳肥料。 一、材料准备 每1000公斤作物秸秆需要酵素菌1公斤~2公斤,尿素5公斤(可用10%的人粪尿、鸡粪或是30%土杂肥代替),麦麸5公斤,过磷酸钙5公斤。 二、材料处理 玉米秸、高粱秸最好铡成20~30厘米的小段(如堆制时间长可整条秸秆堆沤),矮秸秆作物如麦秆、豆秆等可以不铡段。 三、堆制要点:“吃饱、喝足、盖严”。所谓“吃饱”是指秸秆和调节碳氮比的尿素或土杂肥及麦麸要按所需求的量加足,以保证堆肥质量。“喝足”就是秸秆必须被水浸透,加足水是堆肥的关键。“盏严”就是成堆后用泥土密封,可起到保温保水作用。堆制10~15天可翻堆1次并酌情补水,加速成肥过程。如不进行翻堆,要在中央竖数把秸秆束,便于透气,满足好气性微生物活动。 四、堆制方法 (一)集中堆制 1.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建堆,以利增温。 2.堆制场地四周起土埂30厘米,堆底要求平而实,以防跑水。 3.将已湿透的秸秆撒于堆处,堆集高60厘米时浇足水,料面先撒尿素、磷肥总量的2/10,再加少量水溶解,然后撒扩大菌和麦麸混合总量的2/10,再撤秸秆高60厘米,按上述方法分别撒化肥和麦麸扩大菌的4/10,上面再撒秸秆30~40厘米厚及其余的化肥和菌,最后用泥封存1.5~2厘米。要求堆宽1.5米~2米,高1.5米~1.6米,长度不限。分3.4层堆沤。稻秆、麦秆、豆秆纤维长的材料不可踩实,玉米秆应适当踩实,但不可太实,否则影响发酵。 (二)深埋堆沤 在果园行间挖宽50~60厘米,深1米的条沟,在沟内按上述堆制方法进行堆沤,成肥可直接供果树利用。 (三)温室底施 在室内挖深1米,宽40~50厘米的定植沟,在沟内撒30~40厘米秸秆进行堆制,堆制方法同上。最上面盖足土施肥后直接定植。秸秆应铡成20~30厘米的小段。 五、堆肥检验标准 成肥颜色以黄褐色最佳,无气味或有点霉味和发酵味最优,纤维变脆,轻压便碎。 六、酵素菌秸秆堆肥的优点 1.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和多种酶;2.有机质含量高,氮、磷、钾三元素含量均衡;3.堆肥过程中可杀死部分病原菌及虫卵和草籽;4.促使作物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抗病虫害;5.无毒、无污染,能分解化学农药的残留物质及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