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死蜱杀虫剂市场竞争升温品种
292
切换pc版

毒死蜱杀虫剂已成为国内外企业关注的品种,至2000年美国、英国、印度、新加坡等国有6家企业先后在我国登记原药、单剂、复配制剂。例如,美国陶氏益农公司于1987年、1999年分别在我国正式登记商品乐斯本48%乳油、乐斯本原药。制剂登记用于棉花、叶菜类蔬菜、苹果树、小麦、韭菜、水稻等作物防治多种害虫。2003年上半年该公司登记15%乐斯本颗粒剂、45%达斯本超低容量剂,分别登记防治花生地下害虫、非耕地飞蝗。据对农药产品登记动态资料统计,国内首家企业于1993年登记40%毒死蜱、毒死蜱原药入市后,至2003年上半年全国23个省、区、市148家企业登记产品239个厂次(原药13个厂次、单剂55个厂次、复配制剂171个厂次),并可分为起始、关注、升温三个阶段。1993年至1997年全国8个省9家企业登记产品15个厂次(原药5个厂次、单剂6个厂次、复配制剂4个厂次),并以原药、单剂登记为主,所以可视为起始阶段;1998年至2000年登记产品65个厂次(原药3个厂次、单剂10个厂次、复配制剂52个厂次),并新增加盟企业42家,产品登记为前阶段的4.3倍,复配制剂登记速度加快,这是对该品种评价后受到关注的热点品种;2001年至2003年二季度登记产品159个厂次(原药5个厂次、单剂39个厂次、复配制剂115个厂次),并新增加盟企业97家,产品登记为上阶段的2.5倍,这是在不断升温后达到盛期。在产品登记动态性变化中,按生产企业所在区域统计,至2000年排序前三位的浙江、江苏、山东3省登记产品分别为18个厂次、17个厂次和13个厂次。至2003年二季度排序前三位的成为山东、江苏、浙江3省累计产品分别为45个厂次、38个厂次和37个厂次,浙江省与山东省在排序上换位。原药登记数江苏、浙江两省并列首位。 毒死蜱原药登记13个厂次,按登记号排序分别为:江苏宝灵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福州一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农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化工农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丹阳市农药化工有限公司、山东华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省大连凯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永农化工有限公司、山东胜邦鲁南农药有限公司、浙江东风化工有限公司。单剂登记55个厂次,不同有效含量分别为:3%、5%、10%颗粒剂6个厂次,10%、16%、20%高渗乳油5个厂次,20%、21%、25%乳油6个厂次,40%乳油33个厂次,48%乳油3个厂次,40.7%乳油、30%水乳剂各1个厂次。数据显示40%、40.7%、48%3种含量登记37个厂次,占单剂登记总量的67.3%。浙江新农化工有限公司于2002年一季度登记30%毒死蜱水乳剂,防治水稻纵卷叶螟。江苏省通州正大农药厂于2002年三季度登记48%毒死蜱乳油(企业商品名称新一佳),登记防治对象为:柑桔树(粉蚧壳虫)、韭菜(根蛆)、棉花(棉铃虫、蚜虫)、苹果树(棉蚜、食心虫)、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斜纹夜蛾、蚜虫)、水稻(稻纵卷叶螟、飞虱、稻瘿蚊)、小麦(蚜虫)。颗粒剂于2001年开始入市以来,主要登记防治韭菜(韭蛆)、十字花科蔬菜、花生地下害虫。 复配制剂已成为推动毒死蜱发展的主力。国内企业毒死蜱与相关品种复配,至2003年上半年已有23个复配组合类型登记产品171个厂次。每组复配制剂登记10个厂次以上的有毒·氯38个厂次,阿维·毒30个厂次,毒·高氯21个厂次,毒·辛15个厂次,毒·唑磷12个厂次,该五组复配品种共登记116个厂次,占复配制剂登记总量的67.8%。2001年以来独家登记8个复配品种为:30%毒·灭乳油防治棉花甜菜夜蛾,40%毒·仲乳油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菜青虫,20%毒·杀扑乳油防治柑桔树矢尖蚧,10.8%毒·苏可湿性粉剂防治十字花科蔬菜斜纹夜蛾,10%毒·噻乳油防治水稻飞虱,50%丁硫·毒颗粒剂防治花生根结线虫,25%毒·灭蝇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美洲斑潜蝇,20%虫酰·毒乳油防治十字花科蔬菜斜纹夜蛾。国外企业在我国登记复配制剂商品名称主要有:农地乐22%、52.25%乳油(毒死蜱+氯氰菊酯),大福生51%乳油(毒死蜱+氟铃脲),安保52.5%乳油(毒死蜱+催杀),速凯44%乳油(氯氰菊酯+毒死蜱)。 按生产企业所在区域统计,排序前三位的山东、江苏、浙江3省的产品登记概要。山东省首家企业临奇中晋化工有限公司于1995年登记40%敌·毒乳油(企业商品名称格杀灵)入市,在全国是第4家入市企业。至2003年上半年有31家企业登记产品45个厂次(原药2个厂次、单剂11个厂次、复配制剂32个厂次),参与企业、产品登记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1%和18.8%。复配制剂有10个品种组合类型登记产品32个厂次,其中毒死蜱与辛硫磷复配登记7个厂次占22%。并在全国同类品种组合中有近1/2居首位。40%仲·毒乳油为山东企业登记生产。江苏省首家企业于1993年登记40%毒死蜱乳油、毒死蜱原药入市,在全国也是第一家登记生产企业。至2003年上半年有21家企业登记产品38个厂次(原药4个厂次、单剂9个厂次、复配制剂25个厂次), 参与企业、产品登记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4.2%和15.9%。复配制剂有8个品种组合类型登记产品25个厂次,其中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氯氰菊酯3个品种参与复配的制剂登记17个厂次占68%,并在全国3个同类组合品种登记总数中占有19.1%。该省原药登记生产在全国一路领先。浙江省首家企业于1996年登记40%、48%毒死蜱乳油、毒死蜱原药入市、至2003年上半年有15家企业登记产品37个厂次(原药4个厂次、单剂14个厂次、复配制剂19个厂次),参与企业、产品登记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0.1%和15.5%。每家企业平均登记产品2.5个厂次,相当于全国平均数的156%。复配制剂有6个品种组合类型登记产品18个厂次,5%丁硫·毒颗粒剂为浙江企业登记生产。该省原药登记生产紧跟江苏省,产品登记总数仅差一个厂次而名列全国第三位。 产品登记在时段性变化中显示竞争性。近几年来河北省新增企业较多,1998年该省邯郸市太行农药厂登记15%毒·高氯乳油(企业商品名称潜蝇净),防止黄瓜美洲斑潜蝇。至2001年起新增加盟企业快速增多,至2003年上半年累计有12家企业登记产品12个厂次(单剂4个厂次、复配制剂8个厂次),参与企业在全国排序第4位。复配制剂分别与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3个品种组合复配。广东省始于1999年有3家企业加盟入市后,产品登记有所发展,至2003年上半年有9家企业登记产品18个厂次(单剂1个厂次、复配制剂17个厂次),参与企业在全国排序第5位,产品登记排序第4位。复配制剂有8个品种组合类型,其中毒死蜱分别与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复配各登记5个厂次。福建省首家企业登记40%毒死蜱乳油、毒死蜱原药,是全国第5家入市企业(原药为第3家登记企业),至2003年上半年有8家企业登记产品16个厂次(原药1个厂次、单剂3个厂次、复配制剂12个厂次)。参与企业在全国排序第6位,产品登记排序第5位。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