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抗病黄瓜品种津杂系列
359
切换pc版

津杂1号 "津杂1号"黄瓜新品种,系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黄瓜研究所研究员、天津市授衔黄瓜育种专家吕淑珍、著名黄瓜育种家侯锋等科研人员于1983年利用杂交优势而配制的杂交一代新品种。具有较强的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能力。植株生长健壮,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有侧蔓3-5条,主蔓先结瓜,其雌花节率一般为46%,第一雌花节位多为第三节,中后期侧蔓第一节着生雌花,多回头瓜。瓜条棍棒形,绿色,白刺,棱瘤较明显。瓜身有黄色条纹,瓜长37厘米,横径3.5厘米,单瓜重0.25公斤,抗苦味性强,脆甜,品质好。对长日照较敏感,喜短日照。生长期150-210天,适农场冬季和早春保护地栽培及秋季日光温室栽培。亩产7500公斤以上,呼和浩特市曾创亩产24000公斤高产记录。具有抗病、早熟、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降低成本、减少残毒污染等特点。 津杂2号 "津杂2号"黄瓜新品种,系"津杂1号"品种的姐妹系。亦由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黄瓜研究所研究员、著名黄瓜育种专家吕淑珍、侯锋等研究人员选育出的同样具有早熟、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能力强特点的杂交一代新品种。"津杂2号"植株生长势较强。叶片中等,深绿色,有伸蔓4-6条,主蔓先结瓜,第一雌花多发生在3-4节上,侧蔓瓜较多,生长期150天左右。瓜条棍棒形,深绿色,白刺,棱瘤较明显,瓜长37.6厘米,横径3.6厘米,单瓜重0.2公斤,瓜头有黄色条纹,抗苦味性强,皮薄甜脆,品质好。适宜大中小棚栽培,也适宜春季地膜覆盖露地及秋露地栽培,亩产7500-10000公斤。该品种曾列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天津市第五届发明展览金奖;与"津杂1号"共同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津杂1-4号"黄瓜系列品种获1993年度天津市"科技兴市"突出贡献奖。 津杂3号 "津杂3号"黄瓜新品种系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黄瓜研究所研究员、天津市授衔黄瓜育种专家吕淑珍等科研人员利用多代自交筛选后的抗病亲本自交系杂交选育而成的黄瓜新品种。1989年通过国家"七五"攻关课题验收,并通过天津市成果鉴定。该品种中早熟、丰产、优质、兼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和疫病等四种病害。第一雌花节位多在4-6节。植株长势强,叶片肥大而浓绿。主侧蔓均具结瓜能力,底部侧蔓长势强,应及时摘除。抗病能力强,霜霉病、白粉病病指分别比津研2号降低10.3%和21.8%;枯萎病和疫病发病率分别比长春密刺降低66.2%和43.3%。该品种在疫病区优势明显。瓜条有棱,绿色,刺瘤较密,刺白色。瓜条长31厘米左右,心室横径小于瓜条横径的二分之一,质脆清香,商品性好。适宜中小棚、地膜覆盖、春露地及秋延后栽培。亩产可达6500公斤以上。 津杂4号 "津杂4号"系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黄瓜研究所研究员、天津市授衔黄瓜育种专家吕淑珍等科研人员利用多代自交筛选后的抗病亲本自交系杂交选育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早熟、丰产,第一雌花节位在4-6节。植株长势强,叶片肥大而浓绿,主侧蔓均有结瓜能力,下部偶蔓长势强进应注意及时摘除。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和疫病等四种病害能力强。霜霉病、白粉病病指比长春密刺分别降低67.5%和53.4%;枯萎病和疫病发病率分别降低74.1%和30.2%。该品种在疫病区种植有明显优势。瓜条绿色,有棱,刺瘤较密,白刺。瓜条长32厘米左右,商品性好,适宜春季大棚,春露地和秋延后栽培,亩产可达6500公斤。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