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严格选择奶牛 一般来说,奶牛的生产性能与其体质外貌有关,凡是外形好的牛产奶量也高。好的奶牛其外貌特征是:头面清秀,嘴宽鼻孔大,皮薄骨细,血管显露,被毛细短而有光泽,肌肉不甚发达,皮下脂肪沉积不多,胸腹宽深,背腰平直,后躯发达,尻部宽、长而平;乳房大而不下垂,基部附着良好,前伸后延,乳镜宽大,乳区分布均匀,乳头松软,大小适中,呈圆柱状,乳房皮薄而有弹性,挤奶前后形状变化较大;乳井大而深,乳静脉粗而弯曲,分枝较多;四肢健壮结实。凡是粗毛大骨,体质疏松,凹背、草腹、山羊乳房等,产奶量都不会高。 (2)坚持科学饲养 奶牛生产性能表现如何,受饲养管理条件限制。一般奶牛个体产奶量的差异,30%是受遗传影响,70%是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而在外界环境中,饲养管理是影响奶牛生产性能最重要的因素,特别是饲养水平和饲料影响很大,其中主要是蛋白质饲料和多汁饲料,优质的青干草、青贮饲料及多汁饲料是养好奶牛的基础,精料可作为营养的补充。因为奶牛是反刍动物,粗饲料不足,瘤胃中的发酵产物乙酸、丙酸减少,瘤胃中微生物的活动就会受到抑制,反而会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严重时会引起瘤胃扩张,甚至死亡。 (3)控制产犊季节 应有计划地把产犊季节控制在冬末和早春,这样母牛分娩后的泌乳旺期,正好在青绿饲料丰富和气候温和的季节,母牛催乳素分泌旺盛,有利于产奶量的提高,而且此时的自然条件适合犊牛生长发育。 (4)养好干乳期奶牛 干乳期母牛不产奶,不易引起重视。经产奶牛在分娩前必然保证有两个月的休息时间,并在干奶期中加强饲养管理,这样不仅能提高下一个泌乳期的产奶量,而且还能使全期乳脂率有所提高,使乳汁营养成分浓厚,钙、磷和维生素的含量增加,并能显著提高犊牛的初生重。 (5)掌握初配年龄 配种过早,不仅会影响母牛的生长发育和以后的泌乳量,而且初生犊牛体质弱,初生重小,不好饲养,容易发生难产;配种过晚,对繁殖不利,而且母牛容易过肥,不易发情受胎,正常的饲养条件,一般母牛以在产后16—18月龄,或达到成年体重70%以上,开始配种为宜,早配的现象必须坚决克服。 (6)熟练掌握挤奶技术 按奶牛泌乳特性进行挤奶,不但能提高产奶量,而且能有效地预防奶牛乳房炎疾病。挤奶前用热水擦洗乳房,能引起血管反射性扩张,使血液流向乳房的数量增多,能增强乳脂的合成,并有利于奶量的提高。挤奶前按摩乳房,可使乳房迅速膨胀,有促进排乳作用。 (7)选养青壮年牛 奶牛的产奶量随年龄和胎次有规律地变化,成年前产奶量随年龄和胎次的增长而增加,成年后随着年龄和胎次的增长而下降。在一般情况下,年龄6—10岁,3—7胎的产奶量较高,终生产奶量最高为5或6胎。 (8)挤奶次数适宜 增加挤奶次数,在多数情况下,可以提高产奶量。但不能过多,否则浪费劳力,影响奶牛休息。要根据奶牛的个体特点,确定适宜的挤奶次数。一般情况下,高产奶牛或处于泌乳盛期或初分娩的奶牛,每天可挤奶4次;处于泌乳中期,产奶量中等的奶牛,每天挤奶3次;干奶前的奶牛,以每天挤奶2次为宜。 (9)护理好分娩牛 在奶牛分娩前后,一定要精心护理,这样不但能预防各种消化代谢和产科疾病,而且能提高犊牛的存活率。母牛在产前1周左右,如果乳房过度膨胀或肿大,便应适当减少精料和多汁饲料,并适当增加运动。产前2—3天应加喂轻泻性饲料,防止便秘。母牛产犊后,可用2公斤麸皮、150克食盐煮成汤,晾至温热后喂给,以补充产犊后体内水分的损耗,冬天还可以起到暖腹、充饥、增加腹压的作用,同时还要喂给优质干草或鲜草。体弱的母牛在产犊3天内,只喂优质干草或少许轻泻性饲料,以防乳房膨胀,3—4天后才可喂给多汁饲料或精料。高产母牛在产后4—5天内,不要将乳房中的奶全部挤净,挤奶前要充分按摩,并热敷乳房10—2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以防乳热症、乳房炎等疾病发生。此外,接生时要严格消毒,要让犊牛尽早吃到初乳,寒冷天要做好新生犊牛的保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