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影响防霉剂作用效果的因素
防霉剂的作用受自身的特征好溶解度、环境pH和饲料加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
3.1 防霉剂的溶解度
饲用防霉剂均需有一定的溶解特性,便于向饲料中添加,如丙酸钠和苯甲酸钠在20-25℃的溶解度分别为每100ml水105克和625克。弱酸分子的溶解度较低,直接使用弱酸分子的效果可能不好。
3.2 饲料环境因素
许多防霉剂均是以弱酸分子的形式穿过细胞膜而起作用的。未解离的(undissociated)弱酸分子的含量随pH的增加而减少,所以通常随基质的pH值降低防霉剂的作用效果增加。
由此,饲料pH向酸性范围内转移,就能提高防霉剂的作用。故酸化剂能提高防霉剂的作用效果。
3.3 饲料加工工艺的影响
防霉剂必须在饲料中分散均匀,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对于易溶于水的防霉剂,可先溶于水,再喷雾到饲料中充分混合;而难溶于水的则可先用乙醇溶解,然后再在饲料中充分搅拌。
加热对于挥发型防霉剂的损失较大。需制粒的饲料,不宜选用挥发型防霉剂,因防霉剂与水蒸汽一起挥发损失而达不到抑菌浓度,最好选用接触型防霉剂,如丙酸盐类或复合防霉剂。。若加热后添加防霉剂,可使防霉剂发挥最大的功效。
所以防霉剂的添加效果及用量应与饲料加工工艺结合起来。
3.4 饲料染菌情况的影响
防霉剂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不是杀菌或灭菌作用。原料含菌数越少,所加防霉剂的效果就越好,若含菌数太多,既使添加了防霉剂效果也不好。因为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抑菌作用,而非杀菌或灭菌作用。防霉剂只有与良好的卫生相结合,或与物理方法相结合即先灭菌再使用防霉剂抑菌,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