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不同苗情分类管理技术
281
切换pc版

  小麦丰产,培育壮苗是关键。而小麦在生产中,由于播种期不适宜、土壤肥力差异、管理粗放、气候等原因往往造成小麦弱苗、旺苗等。即使有些壮苗,没有及时管理也有可能转化为旺苗或弱苗,严重影响小麦产量。针对这种现象,结合实际,因苗制宜,分类科学管理尤为必要。

  一、壮苗管理

  壮苗就是分蘖数适中、粗壮、叶色宽而深,根系发达,成穗率较高。对此类苗应以保为主,即合理施用肥水,结合中耕,防止其转弱或转旺。但对不同的壮苗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1.肥力基础较差,但由于底墒充足而形成的壮苗,可趁墒追施少量速效肥料,防止麦苗脱肥变黄,保证麦苗一壮到底。

  2.肥力、墒情都不足,但由于做到了适期播种而形成的壮苗,应及早施肥浇水,防止麦苗由壮变弱。

  3.肥力、墒情都充足,且又适期播种而形成的壮苗,冬前一般可不施肥,但应及早中耕,松土保墒、通气,以提高地温,促使麦苗早返青、早生长。若出苗后长期干旱,可普浇水一次;若麦苗长势不匀,结合浇水可偏施些速效肥料;若土壤不实,可浇水以踏实土壤或进行镇压,防止土壤空虚透风。

  二、旺苗管理

  1.由于土壤肥力高,底肥用量大,墒足且播量过早而形成的旺苗 这类苗叶片肥大,叶色青,冬前主茎第一节间伸长2~3厘米以上,上下叶耳间距在1.0~1.5厘米以上,总茎数过多。当冬季低温来临时,主茎和大分蘖往往冻死,春季反成弱苗。针对这类麦苗,防止措施是适期播种,管理措施是把旺苗当作弱苗来管,促控结合,采取镇压与施肥浇水相结合,控大蘖、促小蘖,争取麦苗由旺转壮。

  2.由于土壤肥力高、底肥施量大,播种量过多而形成的旺苗 这类苗群体大,叶大色绿,但主茎第一节间尚未伸长。冬季虽不会遭受冻害,但大群体往往导致后期倒伏。针对这类麦苗,防止措施是,减小速效氮肥施用量,降低播量,管理措施是控制水肥供应,深中耕,控无效分蘖,不施返青肥,不浇返青水,也不施起身肥,不浇起身水,直到拔节前后分蘖两极分化已基本完成,叶色开始自然落黄时再追肥浇水,起身至拔节期间或拔节初期要进行镇压,抑制主茎和大分蘖旺长,减少小分蘖滋生。早期发生旺苗,应喷洒矮壮素(50%矮壮素100~200克,兑水50公斤,每亩喷药液60~75公斤)来防治旺长。

  三、弱苗管理

  在生产中,由于误期播种,土壤水分过多,耕作粗放等多种原因,造成很多类型的弱苗。针对不同的弱苗,应抓住冬前温度较高的有利时机,因地制宜地加强田间管理,尤其是水肥管理,促使麦苗由弱变壮。

  1.整地粗放造成的弱苗 土地平整较差,明、暗坷垃较多,土壤悬松,麦苗根系发育不良,生长缓慢或停止。针对这类弱苗,应采取镇压、浇水、浇后浅中耕等措施来补救。

  2.晚播弱苗 播种过晚,积温不足,苗小,根小而短针对这类麦苗,冬前只宜浅中耕,以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而不宜施肥浇水,以免地温下降,影响幼苗生长。

  3.低洼地、稻茬麦田弱苗 土壤湿度过大,通气透水能力较差,幼苗新根生长缓慢,分蘖较少,甚至较少,甚至出现死苗现象。针对这类弱苗,应加强中耕松土和田间排水,散墒通气。

  4.播种过深造成的弱苗 播种时由于土壤水分不足,播种过深,麦苗迟迟不出,既使出苗,麦苗瘦弱,叶片细长。针对这类弱苗,应采用镇压和浅中耕等措施以提墒保墒,或用木板扒去表土,使分蘖节的覆土深度变浅,从而保证幼苗健壮生长。

  5.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种肥过多造成的弱苗 幼苗(或种子)灼伤,发黄甚至死亡。针对这类弱苗应及时浇水,并在浇水后及时中耕松土来补救。

  6.底肥不足造成的弱苗 这类苗叶窄、色淡、苗小、苗黄、根系不发达、分蘖少。针对这类弱苗应结合浇水,追施氮、磷等速效肥料,使之尽快变弱苗为壮苗。(许波 王友华 许海涛 李栋业)

下附件: 点击下载附件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