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单18是河南省浚县农科所选育的竖叶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于2002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玉2002004),2002年5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冀审玉2002002),2003年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玉2003010)。
1 选育经过
1995年冬用自选系248作母本,浚92-6作父本组配成玉米单交种。1998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预备试验;1999~2000年参加河南省直播组夏玉米区域试验;2001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大区生产示范试验。1999年参加国家黄淮海夏玉米预备区试;2000~2001年参加国家黄淮海夏玉米区域试验;2001年参加国家黄淮海大区生产示范试验,并通过了农业部谷物品质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和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的抗病鉴定试验。
2 产量表现
1998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预备试验,平均单产7615.5kg/hm2,比对照品种豫玉12增产32.0%,居试验首位,全省9个试点全部增产;1999年参加河南省直播组玉米区试,平均单产9373.5kg/hm2,比对照品种豫玉12(CK1)增产23.1%,比对照品种豫玉23(CK2)增产7.3%,居试验第1位,全省10个试点全部增产;2000年继续参加河南省直播组玉米区试,平均单产7554kg/hm2,比对照品种豫玉23增产9.8%,仍居试验首位;2001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大区生产示范试验,平均单产8341.5kg/hm2,比对照品种豫玉23增产9.0%,居第2位。
1999年参加国家黄淮海夏玉米预备区试,平均单产7974kg/hm2,比对照品种掖单19增产15.3%;2000年参加国家黄淮海夏玉米区域试验,平均单产8166kg/hm2,比对照品种掖单19增产18.37%,居第4位,在参试的22个试点中有20个点增产2个点减产。2001年继续参加国家黄淮海夏玉米区域试验,平均单产9136.5kg/hm2,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7.35%,居第4位,在参试的24个试点中有22个点增产2个点减产;2001年参加国家黄淮海大区生产示范试验,平均单产8737.5kg/hm2,比当地对照品种平均增产9.6%,居第1位,在29个试点中有26个点增产3个点减产,所有参试省份均表现增产,其中在河南、山东、陕西居第1位。
2001年在浚县种植的浚单18百亩示范方和0.15hm2高产攻关田,经省市专家组测产验收,平均单产分别为12549.15kg/hm2和13660.05kg/hm2。
3 特征特性
浚单18幼苗根系发达,叶鞘浅紫色,叶色深绿。植株生长健壮,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株高244cm左右,穗位高110cm左右,雄穗发达,分枝11~16个,花药黄色,花丝粉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7cm左右,穗粗5cm左右,穗行数16行,千粒重320g左右,出子率90%。子粒黄色,半硬粒型,轴白色。夏播生育期98天左右,比对照种农大108早熟2天。
据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子粒粗蛋白含量9.81%,粗脂肪含量5.11%,粗淀粉含量71.44%,赖氨酸含量0.31%。
据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高抗大斑病,病级为1.0;高抗茎腐病,病株率为0;高抗黑粉病,病株率为0;高抗矮花叶病毒病,病级为0;抗小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病级为3;中抗玉米螟,心叶期食心等级为5.0。属抗病品种。
4 栽培技术
浚单18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陕西、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西运城夏玉米区种植。由于该品种根系发达,生长发育快,吸收水肥能力强,增产潜力大,适宜中等以上肥力,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种植密度一般为5.25万~6.0万株/hm2,高肥力地区不超过6.75万株/hm2。在田间管理上要做到早间苗定苗,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治虫等。水肥管理按前控后促原则,以氮肥为主,配合增施磷、钾和锌肥。中后期注意防治玉米螟和蚜虫,用喷药和呋喃丹灌心即可。
5 制种技术
浚单18在河南省夏播制种时,要做好隔离区的选择,播种时墒情要好。父母本行比1∶4,母本密度6.0万~6.75万株/hm2,父本密度1.5万~2.25万株/hm2。要先播母本,母本播后3天播父本,注意父母本之间的行距不能过小,以免影响父本的正常发育。为保证制种纯度,要做好田间去杂去劣工作,母本去雄可采取摸苞带1~2片顶叶提前去雄,以促进早吐丝,待授粉结束后,可全部去掉父本,促进母本健壮生长,提高制种产量。
下附件: 点击下载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