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日光温室进行草莓栽培,如茬口搭配合理,草莓的鲜果供应期可由年前的12月份直至翌年6月份,长达7个月之久,效益十分显著。
冬春茬半促成栽培是在草莓花芽分化以后,让它在秋冬自然的低温和短日照下,通过生理休眠期,或采取其他人为的措施打破其生理休眠后,再进行保温栽培。
冬春茬栽培的果实采收期在3月上旬~4月下旬,正好在越冬茬栽培和露地栽培采收期之间。如果管理得好,可延收至5~6月份。其产量较高,一般667平方米产2000千克左右,高者可达3000千克,经济效益可观。
1. 培育壮苗 与越冬茬栽培时秧苗的要求不同。冬春茬栽培不要求花芽分化得早,而要求花芽分化得好,即分化的花序多,但每个花序的花数不要多。果形正,畸形果少。这就要求秧苗有适宜的苗龄,且生长健壮而整齐。
1.1冬春茬栽培的秧苗标准 有5~6片展开叶,叶柄短,叶片肥大而鲜绿。根茎粗1~1.5厘米。苗重20~30克。粗根多而新鲜。
1.2匍匐茎苗的繁育与假植 关于母体株的选择与定植、育苗圃的建立与管理,可参照越冬茬栽培中育苗部分进行。
幼苗假植的适期要稍迟,为7月下旬~8月上旬。幼苗假植成活后,连续追肥2次。第一次在苗成话后,第二次在8月中旬。每次每667平方米施用氮磷钾复合化肥8~10千克。
2.定植及定植后的管理
整地施肥、定植的有关技术可参照越冬茬栽培部分进行。
秋苗缓苗后,正是9月上中旬,花芽即将分化。冬春茬栽培不要求花芽分化过早,因此,缓苗即可追氮素化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或磷酸二铵10千克,这对秧苗的生长和花芽分化后发育充实有利。第二次追肥在10月下旬,每667平方米可用氮磷钾复合肥10千克。
除结合追肥浇水外,在土壤见干时就要浇水,始终保持土壤湿润状态。北方地区在11月下旬土壤开始封冻时,要浇1次冻水,水量稍大。结合浇冻水每667平方米再施入复合化肥15~20千克,然后覆盖黑色或除草地膜。地膜要把畦面和畦沟全部盖严,把已休眠的秧苗全部盖在膜下,但不破膜提苗,以防受冻。
此外,秋季杂草很多,要注意随时拔除。随时把老、病、枯叶摘除,清除匍匐茎和侧芽,一般保留2~3个发育充实的侧芽。
3.扣膜及扣膜后的管理
3.1适期扣膜 草莓生长至10月下旬,随日照缩短和气温降低,开始进入生理休眠期。至11月下旬休眠达到深化,随后又逐步觉醒。草莓品种不同,完成生理休眠所需5℃以下的低温累积量也不同。如宝交早生为400~500小时,全明星、哈尼需600~700小时。因此,保温适期要根据自然界的温度条件和品种的休眠特性而定。普通冬春茬栽培是使草莓植株在自然低温条件下完成生理休眠之后再开始扣膜。但休眠彻底完成之后再扣膜,往往会因草莓生长过旺而造成减产。因此,冬春茬栽培的扣膜适期通常选在草莓休眠尚未完全通过的觉醒期。当然,保温过早植株尚在休眠之中,也会造成植株矮化,果个小而硬,产量低。根据上述原理,一般日光温室冬春茬栽培的覆膜保温期是11月下旬~12月下旬(长城以外早,长城以内晚)。
3.2温度调节 扣膜以后,应立即将盖在地膜下面的植株通过破膜放在地膜上面。
3.2.1植株恢复期 保温初期应保持较高的温度,以促进植株生长,防止矮化,并使花蕾发育充实均匀。在不发生叶片日灼伤的情况下,可封室保温,白天28~32℃,但不能超过40℃,夜间9~10℃。
3.2.2开始现蕾至初花期 有2~3片新叶展开时,白天25~28℃,夜间8~10℃。此时温室的调节要稳,不使温度有高低的剧烈变化,以防对花器官的发育不利,最高温度绝不能超过35℃。
3.2.3开花期、膨果期 开花期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30℃以上和10℃以下,花药开裂和授粉受精均受影响。此时白天应保持23~25℃,夜间8~10℃。果实膨大期白天20~23℃,夜间5~8℃。
3.3赤霉素处理 赤霉素处理的目的,在于促进植株解除休眠和促进开花结果。植株开始生长后至现蕾以前,喷赤霉素1次即可,浓度(5~10)×10E-6每株用量5毫升,喷在植株芯部。赤霉素处理不当,会出现花数增多、小果多的倾向且根重减小。因此,一定要严格掌握浓度和用量。如果保温后植株生长旺盛,叶片肥大鲜绿,也可不喷赤霉素。
3.4水肥管理 由于冬春茬栽培的草莓,是在其满足了休眠之后保温栽培的,故开始生长后的前期极易出现徒长现象,应适当控制。由于在扣膜前已进行多次追肥和浇水,用地膜覆盖,所以扣膜以后的前期水肥管理不是重点。如确认营养不足,植株开始保温时应追施1次氮肥。果实膨大期至采收期,即进入3月份以后,需肥量最多,是水肥管理的关键时期,可结合浇水施肥2~3次。追肥以复肥为宜,每次每667平方米10~15千克。除结合追肥浇水外,还要经常在畦面落小水,保持土壤湿润。追肥浇水后要适当加大放风量,以减少室内湿度。
此外,辅助授粉、植株管理等,可参照日光温室越冬茬栽培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