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遗传育种专家--陈学求(图)
276
切换pc版

  从东北松嫩平原到南国三亚边陲,人们以崇敬的心情,怀念一位心系祖国,献身农业科技事业的作物遗传育种专家、学术带头人——陈学求。这位前不久在海南省三亚市育种工作岗位上病逝的吉林农业大学教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追授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作为把毕生的青春与热血奉献给祖国农业科研事业的中华赤子,陈学求成为当今时代人们学习的光辉榜样。 

  赤子丹心 

  陈学求原籍广东宝安,1934年8月生于马来西亚。青年时期的陈学求,就把自己与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1949年10月1日,当五星红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的时候,就读于马来西亚中学的陈学求,兴奋不已,他和那些爱国同学一起走上街头游行庆祝。1952年7月,他冲破重重阻力,经印度尼西亚辗转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1955年他进入吉林农业大学农学系学习,1959年7月毕业后留校任教,开始了他40余年的丹心报国情。 

  作为归国华侨,陈学求对祖国有着深深感激之情。1965年他作为归侨代表,应邀参加了国庆庆典,受到了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接见。在极度的兴奋中,他暗下决心,决不辜负周总理的嘱托。一次,他的一位同事到家里看望他,他拿出珍藏多年的参加国庆庆典的请柬和各种奖励证书给他看,流着泪说:“党和国家给了我很多,我只有拼命干才能报答。” 

  陈学求的一生中,有很多机会出国定居,但他不为所动。1982年8月,离别了30年的73岁的老母亲回祖国看望陈学求一家。当母亲流露出想要他到国外继承财产的想法时,他委婉地拒绝了,他对母亲说:“国外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家。”1986年9月,陈学求作为专家组组长被国家经贸部派往澳大利亚,承担为期三年的农业科技合作项目。当他完成合作任务准备回国时,一位华侨农场主想用高薪挽留他到农场工作,并可帮他办理移民手续。陈学求丝毫没有动心,带领全组人员按期回到祖国。 

  不懈追求 

  1970年陈学求到吉林农大农场负责农业技术工作。在生产中,他发现吉林省的主要农作物玉米品种存在“多、乱、杂”的问题,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他首先在农场创建了试验田,进行良种繁育。 

  但是,由于当时种源需求量很大,种子因隔离和气候条件限制,大面积育种有困难,北方一年只能繁育一次,使种源与需求发生了很大的矛盾。他经过分析,领悟到,北方天冷种不了,南方还可以种,如果北方繁一季,南方繁两季,一年便可获得三季良种,可以大大缩短育种年限。于是,他提出了“北种南育”的报告,被批准后,他直奔海南,创建了育种科研基地。从此,他走上了南繁育种之路。秋去春回,近一半的生命是在海南度过的。 

  1971年,他提出创制中国高粱胞质雄性不育系,1980年又提出创制高粱核质杂种和核质杂种优势的研究利用。他主持了“高粱核质杂种优势研究”和“中国类型高粱核质雄性不育系的研究”两项研究课题。经过艰苦的工作,创制成功了中国高粱胞质雄性不育系“吉农101”和“吉农105”,其中“吉农101”获吉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1986年8月在沈阳召开的国际高粱学术会议上,他的“高粱核质互作研究”的论文,引起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关注。他组织课题组完成了“高粱核质杂种优势研究”的攻关,通过评审鉴定验收,专家一致认为,“‘吉农105’胞质雄性不育系是中国高粱胞质雄性不育系,填补了世界高粱胞质雄性不育源中国高粱的空白,高粱核质杂种优势研究资料是世界首次,研究手段系国际水平。” 

  经过近40年的辛勤耕耘,陈学求在科研与教学上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培育了24个抗旱能力强的玉米自交系,并选育出玉米自交系“窄叶M-14”在吉林省推广应用;选育出5个高粱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已经在我国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高粱恢复系“吉农202”等间接用于国内外、省内外其他育种单位的高粱杂交育种工作,先后育成NC1、NC2等32个高粱核质杂种种质资源并送国家长期种质资源库保存。他先后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 

  无私奉献 

  1982年9月,陈学求实现了多年追求的人生夙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入党志愿书中,他写到:“我永远不能忘记党对我母亲般的抚育,我永远跟党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振兴中华,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他的一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自己的誓言。 

  陈学求亲手创建的吉林农大海南科研基地,工作、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为了保证育种工作顺利进行,业务、行政、生活上的事情都得由他管。在杂交授粉时是最炎热的季节,他从早上九点进地,一干就是七八个小时,直到下午四五点钟才回到住处。就连当地的农民都呆在家里不出来,可是陈学求却一直在田间劳动,身上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 

  1999年8月,长春气温高达30摄氏度,为培育抗旱玉米新品种,60多岁的陈学求身穿白大褂,背着资料袋,在闷热的塑料大棚内搜集育种数据,一干就是两个多小时,同事怕他体力不支,就劝他出去凉快凉快。可他却说:“我要的就是在这个温度下的数据,工作不干完不能歇。”等完成数据采集出来,陈学求几乎虚脱了。当时大棚内的温度计显示的是47摄氏度! 

  陈学求把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几乎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到了作物育种工作上,为育种,他可以牺牲个人的一切。他把自己留给妻子、子女们的时间太少太少了,小女儿陈新出生那天,作为丈夫和父亲就没能守候在妻子和孩子身边,直到陈新13岁时,才和他过上一个团圆年。他一心扑在科研事业上,直到他去世时,已经在天涯海角过了31个春节。 

  2003年10月已经出现明显肝腹水症状的陈学求怕错过繁育种子的最佳时机,不顾家人劝阻,又要起程去海南基地了。他的一位朋友对他说:“你身体不好,年纪也不小了,这次就别去了。”可陈学求却回答:“不行啊,我的时间不多了,只要能动,就得去,再有两年两个新品种就搞出来了。”2004年2月2日下午,陈学求突然发病,被送往三亚市农垦医院抢救。入院前,他还说:“我还有很多资料没整理完,过两天我还要到乐东县黄流镇走走,给我们的年轻人介绍几位著名的育种专家。”陈学求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心里想的都是事业和工作,唯独没有他自己。 

  陈学求病逝的消息迅速在育种基地附近村庄传开,百姓们纷纷前来悼念,很多老人和妇女失声痛哭,按照当地习俗,崖城镇起晨村家家户户都点起了蜡烛,很多人彻夜不眠,大家都在为他祈祷。他的骨灰,一半洒向了大海,一半埋在了能看到育种基地的山坡上。

下附件: 点击下载附件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