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草
476
切换pc版

  象草又名紫狼尾草。原产于非洲,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的一种多年生高产牧草。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从印度、缅甸等国引入广东、四川等省试种,80年代已推广到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福建、江西、台湾等省(自治区)栽培,生长很好,是我国南方饲养畜禽重要的青绿饲料。

  一、经济价值

  象草柔软多汁,适口性很好,利用率高,牛、马、羊、兔、鸭、鹅等喜食,幼嫩期也是养猪、养鱼的好饲料。除四季给畜禽提供青饲料外,也可调制成干草或青贮。象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蛋白质含量和消化率均较高。每公顷年产鲜草75-150吨,高者可达450吨。每年可刈割6-8次,生长旺季每隔25-30天即可刈割1次,不仅产量高,而且利用年限长,一般为4-6年,如果栽培管理和利用得当,可延长到7年,甚至10年。象草是我国南方建立人工草场的一种优良牧草。

  二、植物学特征

  象草是禾本科狼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大,一般株高2-3米,高的可达5米以上。根系发达,具有强大伸展的须根,多分布于深40厘米左右的土层中,最深者可达4米。在温暖潮湿季节,中下部的茎节能长出气生根。茎丛生,直立,有节,直径1-2厘米,圆形。分蘖多,通常达50-100个。叶互生,长40-100厘米,宽1-3厘米,叶面具茸毛。圆锥花序呈黄褐色或黄色,长约15-30厘米,每穗有小穗250多个,每小穗有花3朵。种子成熟时容易脱落。种子发芽率很低,实生苗生长极为缓慢,故一般采用无性繁殖。

  三、生物学特性

  象草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很广,在广西海拔1200米以下地区均能良好生长,能耐轻霜。在广州、南宁能保持青绿过冬,但如遇严寒,仍可能冻死。在气温12-14℃时开始生长,23-35℃时生长迅速,8-10℃时生长受抑制,5℃以下时停止生长。具有强大根系,能深入土层,耐旱力较强。经30-40天的干旱,仍能生长;在特别干旱、高温的季节,叶片稍有卷缩,叶尖端有枯死现象,生长缓慢,但水分充足时,很快恢复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沙土、粘土和微酸性土壤均能生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最为适宜。象草再生能力强,生长迅速,故对肥料要求较高,需施用大量有机肥和氮肥。象草在水分、温度适宜的条件下,一般种植后7-10天即可出苗,15-20天开始分蘖。肥地分蘖多,瘠薄地分蘖少;雨季分蘖多,旱季分蘖少。所以只有水肥充足,才能获得高产。

  四、栽培技术

  (一)平整土地。一般应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地建植象草。土地深耕翻,并进行平整。按宽1米左右作畦,同时施入充足的有机肥作底肥,一般每公顷施入22.5-37.5吨。若利用山坡地种植,宜开成水平条田。

  (二)种茎准备。因象草结实率低,种子发芽率低及实生苗生长缓慢等原因,故生产上常采用无性繁殖。应选择生长100天以上的粗壮、无病虫害的茎秆作种茎,按2-4节切成一段,以备插植。

  (三)栽植。象草对栽培时期要求不严,在平均气温达13-14℃时,即可用种茎栽植,每畦2行,株距50-60厘米,种茎可平放,亦可芽朝上斜插,覆土6-10厘米。每公顷需种茎3000-6000公斤,栽植后及时灌水。栽植期以春季为好,两广地区为2月,两湖地区为3月。

  (四)田间管理。水肥充足是象草高产的关键。生长期间要注意中耕除草,适时适量灌水和追肥,以保证苗全苗壮,加速分蘖和生长。每次刈割后也应及时松土追肥,以利再生。

  五、利用方法

  象草一般多用作青饲,但亦可晒制干草或作青贮。现重点介绍青饲和晒制干草。

  (一)刈割的适宜时期。象草当株高100-130厘米时即可刈割头茬草,每隔30天左右刈割1次,1年可刈割6-8次,留茬5-6厘米为宜。割倒的草稍等萎蔫后切碎或整株饲喂畜禽,这样可提高适口性。

  (二)晒制干草。象草割倒后,就地摊晒2-3天,晒成半干,搂成草垄,使其进一步风干,待象草的含水量降至15%左右时运回保存,严防叶片脱落。

  (三)贮存。在南方地区由于雨水多,露天贮存易蓄水霉变,所以用草棚进行贮存。要因地制宜,在草棚的中间堆成圆锥形或方形、长方形草垛,这样既可以防水,又可以通风,堆积方便,损失也少。

  (四)品质鉴定。气味芳香、没有霉变、水分含量没有超标等,则是贮存的优等象草。贮存后应每隔15-20天检查1次温度、湿度,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