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治蝗项目取得较大进展
217
切换pc版

  从农业部8月13日在山东省东营市召开的“飞蝗综合防治示范现场会”上了解到,由农业部组织实施的科技治蝗项目获得较大进展,今年的夏蝗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我国已经成功地分离出强致病力的杀蝗绿僵菌菌株;新研制的主要菌株产孢工艺,使杀蝗的绿僵菌菌株的成本降至国外产品的1/6;绿僵菌油剂用飞机或机动喷雾器进行超低量喷雾,田间应用防治效果可达81.1%;该项目还引进和优化集成了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和化学调控技术。

  农业部组织实施的“飞蝗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既是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飞蝗、草地螟和鼠害监测预警及持续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重要研究课题,又是农业科技提升行动的重要实施内容,该项目实施一年以来,取得了重要成果。

  该项目的科技人员已经成功分离出具有强致病力的杀蝗绿僵菌菌株,自主研制了“绿僵菌”生物制剂等高效飞蝗防治新产品;绿僵菌油剂的超低量喷雾在田间应用防治效果可达81.1%。研究人员还筛选了苦皮藤素、苦参碱等新型植物源农药,每亩施用1%苦皮藤素乳油10毫升,90%以上的飞蝗就会死亡。该项目的科技人员还研制成功了烟雾机等大型施药器械,每台烟雾机每天可作业面积1000亩左右。

  该项目的科技人员还用了飞机治蝗卫星导航技术,使蝗情的监测预报水平有很大提高,现在飞蝗的实际航迹与科技人员预测的理论航迹的吻合率达到85%以上,因此治蝗的效果达到90%左右,工效提高30%以上。目前,该项目的科技人员可提前20天到半年对东亚飞蝗发生时期、密度、面积和发生程度作出预测,准确率达到90%~95%以上。

  该项目的科技人员还探索了飞蝗综合防治技术体系与治理模式。复杂的地理环境使东营成为东亚飞蝗孽生地、全国的重点蝗区。东营建立蝗虫生态控制示范区以后,按照“绿色植保”新理念,对65万亩荒碱地实施了开发,实施滩涂水产养殖、上粮下渔、植树造林等生态控制模式,飞蝗得到了综合防治,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效益。

  现场会上展示了东营市示范基地的生物及化学防治飞蝗的经验和飞机精准施药的现场,山东、河南、河北等省的代表也交流了飞蝗的防治技术和经验。农业部总经济师朱秀岩在会上指出,今年夏蝗防治工作总体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秋季蝗虫发生形势严峻,专家预测秋季飞蝗发生的面积将达到1200万亩,渤海湾沿海、黄河中下游滩区、海南岛等地将出现高密度蝗群,地面应急防治任务在800万亩以上。因此,要把科技治蝗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作者:江娜)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